築牢數字安全屏障,增強數字經濟發展韌性
作者:孫辰朔(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愈發依賴於(yu) 海量數據和作為(wei) 載體(ti) 的信息網絡,我國數字經濟獲得了高速蓬勃發展,為(wei) 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帶來信息的互聯互通,孕育新的數據生態與(yu) 數據價(jia) 值釋放網絡,激發市場主體(ti) 創新活力。與(yu) 此同時,對數據的越發依賴可能會(hui) 放大經濟係統的脆弱性。關(guan) 鍵數據或網絡係統一旦遭到攻擊、侵入、幹擾、破壞、泄露或者非法獲取、非法利用以及意外事故,可能會(hui) 給經濟運行造成損失,對國家經濟金融安全構成威脅。近年來,世界各國出現了不少因數據安全或網絡安全遭到破壞而給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經濟建設、社會(hui) 生活造成危害的實際案例,如2021年5月,美國石油管道運營公司被“黑客”攻擊進行“數據綁架”而導致石油管道被迫關(guan) 閉;2022年4月,國家安全機關(guan) 破獲一起為(wei) 境外刺探、非法提供高鐵數據的重要案件。這起案件是《數據安全法》實施以來,首例涉案數據被鑒定為(wei) 情報的案件。做優(you) 做強數字經濟,必須要統籌“發展”與(yu) “安全”兩(liang) 件大事,築牢數字安全屏障,提高數字經濟發展韌性,推動數字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把數字經濟視為(wei) 經濟社會(hui) 各主體(ti) 多元參與(yu) 、協同聯動的價(jia) 值網絡與(yu) 經濟係統,可以從(cong) 三個(ge) 方麵認識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風險挑戰,從(cong) 而在三個(ge) 方麵增強數字經濟發展抗風險能力。
數字經濟發展中麵臨(lin) 的風險
一是數據安全風險。數據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戰略資源和關(guan) 鍵生產(chan) 要素。加快培育數據市場,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推動數據本身流通,更是為(wei) 了推動數據價(jia) 值流通,打通數據價(jia) 值鏈,形成數據價(jia) 值釋放網絡,充分激發數據要素價(jia) 值。在這樣一個(ge) 價(jia) 值網絡中,每個(ge) 數據主體(ti) 或擁有數據資源,或產(chan) 生數據要素,或製造數據產(chan) 品,並通過多層次多樣化的流通和交易實現互通有無的全價(jia) 值鏈業(ye) 務協同。每個(ge) 數據主體(ti) 在價(jia) 值網絡中的重要性,因其掌握數據的重要程度,以及和其他數據主體(ti) 之間價(jia) 值鏈協同的深度不同而不同。掌握越重要數據、和其他主體(ti) 價(jia) 值協同越深的數據主體(ti) ,在價(jia) 值網絡中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是數字經濟穩健運行的重要節點。一旦這些數據主體(ti) 掌握的數據遭到篡改、破壞、泄露,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將造成巨大損失。
二是網絡安全風險。數字經濟以現代信息網絡為(wei) 主要載體(ti) 。數據的互聯互通依賴於(yu) 高可靠高穩定的信息基礎設施。信息網絡是價(jia) 值網絡的底層基礎,價(jia) 值網絡是信息網絡的上層應用。價(jia) 值網絡中的各個(ge) 數據主體(ti) ,通過信息網絡對數據進行收集、存儲(chu) 、傳(chuan) 輸、交換、處理。網絡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是促進經濟社會(hui) 信息化健康發展和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一旦遭到破壞、喪(sang) 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將給依賴於(yu) 數據的經濟社會(hui) 各主體(ti) 造成威脅危害,危及數字經濟係統穩定。
三是其他各類風險。發展數字經濟是一項係統工程。同世界數字經濟大國、強國相比,我國數字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you) 。我國數字經濟在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健康、不規範的苗頭和趨勢,這些問題不僅(jin) 影響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而且違反法律法規、對國家經濟金融安全構成威脅。除數據和網絡安全外,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還麵臨(lin) 核心技術、壟斷和無序擴張、治理體(ti) 係建設等各類潛在短板、風險和挑戰。
增強數字經濟發展韌性
第一,增強數據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數據釋放價(jia) 值網絡的抗風險能力。隨著5G、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數據向深度豐(feng) 富應用場景拓展。保障數據安全,是調動行業(ye) 協會(hui) 、科研院所、企業(ye) 等多方參與(yu) 數據價(jia) 值開發、進行增值利用的必要前提。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要求,評估測算數據在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市場流通和價(jia) 值網絡中的重要程度,推動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強化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加快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ti) 係,研究完善行業(ye) 數據安全管理政策。規範數據采集、傳(chuan) 輸、存儲(chu) 、處理、共享、銷毀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數據使用者落實數據安全保護責任。
第二,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升信息網絡的抗風險能力。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hui) 穩定運行。如今的網絡安全,內(nei) 涵和外延不斷拓展,關(guan) 乎數字經濟中的每個(ge) 主體(ti) ,也關(guan) 乎國家安全。其中,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hui) 運行的神經中樞,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要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跨領域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健全完善網絡安全應急事件預警通報機製,提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威脅發現、應急指揮、協同處置和攻擊溯源能力,確保重要係統和設施安全有序運行。
第三,增強風險研判防範能力,提升應對各類風險時的抗風險能力。數字經濟的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除數據和網絡安全外,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還麵臨(lin) 核心技術、壟斷和無序擴張、治理體(ti) 係建設等各類潛在短板、風險和挑戰。提升數字經濟係統在應對持續各類風險擾動時依然能保持平穩運行和健康發展的能力,要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規範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ti) 係,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風險綜合研判,防範各類風險疊加可能引發的經濟風險、技術風險和社會(hui) 穩定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