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樂係天下 風雅傳至今
作者:周建忠(南通大學原副校長兼文學院院長)
21世紀以來,文學世家研究成為(wei) 學界新的學術增長點,發展迅速,成果豐(feng) 碩,為(wei) 地方文化與(yu) 古代文學研究提供了新的闡釋路徑。一般的文學世家研究,往往聚焦於(yu) 傳(chuan) 統科舉(ju) 聯翩、簪纓相繼的士大夫家族,而《明清通州範氏家族文學與(yu) 文化研究》則致力於(yu) 文學世家的獨特形態和文化精神研究,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通州範氏家族,係北宋名臣範仲淹直係後裔,其家族自範盛甫遷居南通通州,經明、清、民國直至當代,詩文賡續,雅頌未絕,450餘(yu) 年間留下詩文8000餘(yu) 首(篇),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令人歎為(wei) 觀止的奇異景觀。這個(ge) 家族文主藝輔,詩畫相通,堪稱“文學世家”。作者力求超越傳(chuan) 統研究的思維模式,拓寬研究對象,關(guan) 注主流之外的布衣文學家族。在與(yu) 明清其他熱點家族的充分對比中,通州範氏詩文世家的獨特形態得以清晰呈現,從(cong) 而刷新了文學世家研究的範式,有助於(yu) 幫助我們(men) 還原並認識文學世家興(xing) 替發展和社會(hui) 複雜多樣的本真麵貌。
《明清通州範氏家族文學與(yu) 文化研究》分上下兩(liang) 編,上編對範氏家族的詩文譜係進行精審獨到的描繪和闡述,既在宏觀上對家族文學脈絡進行考鏡源流式的梳理,又在微觀上對家族各代撰述進行辨章學術式的考訂。在考辨家族文學著述及譜係的同時,作者還關(guan) 注到範氏文學生成的家風與(yu) 文化生態,如範文正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的濟世情懷,成為(wei) 家族文人聲氣相應之根脈,也是維係範氏家族詩文賡續、雅頌不絕的紐帶,以及家族子弟教育和文化聯姻形成的濡化格局。
光緒十五年,範當世與(yu) 安徽桐城姚鼐第五世侄孫女姚倚雲(yun) 結秦晉之好,安貧樂(le) 道,以詩為(wei) 魂,帶來血緣的交織和文化的浸潤。尤其值得關(guan) 注的是,兩(liang) 人致力教育,積極參與(yu) 了近代中國教育改革。範當世謀建了通州師範學堂,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所私立師範。南通女子師範學校是中國最早的女師教育學校,姚倚雲(yun) 擔任首任校長,先後十五年。同時,作者還從(cong) 多重維度出發探討地域文學的發生機製。範氏家族帶有通州一地鮮明的環境基因,如重視興(xing) 學、文教發達的人文傳(chuan) 統,名家輩出、藝文繁榮的文化氛圍等,作者也一一挖掘,精準研判。
下編選取了範氏家族中的代表人物進行個(ge) 案分析,重點研究範鳳翼、範國祿、範當世這三位站在不同曆史節點的關(guan) 鍵人物。晚明範鳳翼是通州範氏唯一一位立朝言政之人,清初範國祿是家族文獻著述最為(wei) 宏富之人,晚清範當世是家族中對時代文壇影響最著者,分別在不同時期掀起了創作高潮,擁有了超越一家、一地的影響力。這三位研究對象具有典型意義(yi) ,其選擇顯示出作者具有的敏銳學術眼光與(yu) 宏觀微觀相結合的駕馭能力。
通覽全書(shu) ,《明清通州範氏家族文學與(yu) 文化研究》結構恢宏,論證周詳,環環入扣,有理有據。全書(shu) 立足於(yu) 紮實細致的原始文獻,深入文學家族的內(nei) 部機理和外部環境,既對文學世家傳(chuan) 承的深層規律、成員特性與(yu) 家族共性等加以分析和提煉,梳理家世譜係和文脈,分析家族文學生成的細節和過程。同時,從(cong) 地域與(yu) 文學的視角出發,通過文學與(yu) 社會(hui) 、曆史、地理等學科的交叉研究,揭示時代政治、經濟、文化對家族的影響,探討各種因素對成員文學創作、家族文學發展的深刻影響,重點研究與(yu) 一般關(guan) 注相結合,以點帶麵,呈現出範氏家族動態、立體(ti) 、多元的文學與(yu) 文化圖景,為(wei) 明清的基層文學發展提供了家族視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