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步伐

發布時間:2023-02-21 10:19: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王亞(ya) 華(清華大學中國農(nong) 村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世界不少國家和地區的鄉(xiang) 村都曾因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麵臨(lin) 各種挑戰,而數字技術革命給農(nong) 業(ye) 發展和鄉(xiang) 村治理帶來全新改變。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為(wei) 代表的數字技術蓬勃興(xing) 起,為(wei)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和鄉(xiang) 村治理現代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將數字技術廣泛融入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各環節,利用數字技術服務鄉(xiang) 村發展和治理,已成為(wei) 世界潮流。部分國家和地區在開展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和智慧農(nong) 業(ye) 方麵的實踐起步較早,形成了具有借鑒價(jia) 值的發展模式和路徑。

  這些國家和地區積極推動數字技術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中的應用,發展融合生產(chan) 、加工、銷售終端全流程在內(nei) 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模式。如澳大利亞(ya) 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通過全麵的數據采集、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精準的數據分析利用平台,實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智能管控、精準運行和科學管理。以色列采用數字技術建設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培訓平台,將農(nong) 業(ye) 前沿技術、市場變動等信息向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實時公開,幫助農(nong) 民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助力其提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技能。

  它們(men) 還積極推動農(nong) 業(ye) 發展中的數據共享,促進智慧農(nong) 業(ye) 和綠色農(nong) 業(ye) 發展。如歐盟於(yu) 2018年推出《歐盟農(nong) 業(ye) 數據共享行為(wei) 準則》,於(yu) 2020年發布“歐洲數據戰略”提出分享和獲取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相關(guan) 數據規劃,並通過開放兩(liang) 顆衛星係統、搭建FaST開源數據平台等,精準指導不同規模農(nong) 場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過程。日本高度重視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的數字化,從(cong) 1997年開始就逐步對各地農(nong) 業(ye) 市場進行數字化改造,建立了完善的市場信息服務係統。

  此外,推動鄉(xiang) 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普及,提升鄉(xiang) 村公共服務質量和增進農(nong) 民現代文明生活水平,也是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普遍做法。如法國通過政府集資模式廣泛推進鄉(xiang) 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無線和互聯網技術搭建網絡教育平台;實行“讓學校進入數字時代”發展戰略,推動各學校配備數字化教學技術,促進教育資源共享,為(wei) 分散在各鄉(xiang) 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的教師和學生交流提供便利;通過鄉(xiang) 村家庭聯盟開展智慧鄉(xiang) 村建設工程,為(wei) 地方農(nong) 民提供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培訓。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數字鄉(xiang) 村建設。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實施“數字鄉(xiang) 村戰略”,2020年啟動國家數字鄉(xiang) 村試點。此外,還發布《數字鄉(xiang) 村發展戰略綱要》《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政策文件。截至2022年6月,中國鄉(xiang) 村網民規模達2.93億(yi) ;鄉(xiang) 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全麵覆蓋,實現“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數字技術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鄉(xiang) 村治理領域廣泛應用,鄉(xiang) 村電商快速發展,為(wei) 加快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有利條件。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是一個(ge) 長期、複雜的係統性工程。應因地製宜,使數字鄉(xiang) 村建設與(yu) 地方實際和發展模式相結合,走出一條中國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之路。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運用應充分考慮特色產(chan) 業(ye) 方向,針對各地休閑農(nong) 業(ye) 、農(nong) 技服務、鄉(xiang) 村淘寶、直播帶貨、綠色農(nong) 場、康養(yang) 小鎮等不同發展戰略,采用多樣數字技術路徑。積極構建產(chan) 學研協同體(ti) 係,保證技術適宜同樣重要。數字技術和應用的開發需要緊貼鄉(xiang) 村需求和地方特色,推動其在鄉(xiang) 村數字化治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智能化管理、一二三產(chan) 融合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流通等領域充分發揮作用。

  同時,中國數字鄉(xiang) 村建設還要以人為(wei) 本,培育鄉(xiang) 村數字人才和增強農(nong) 民數字素養(yang) ,將數字技術積極運用於(yu) 鄉(xiang) 村福利、教育和環境等領域。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等建立公平合理獎勵機製,激發村民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積極性,增強人們(men) 的幸福感。以數字技術推動政府、市場、社會(hui) 協同共治是基本路徑。如由政府搭建社區管理服務平台,方便村民通過智能手機實時查看社區狀況和反饋問題,也為(wei) 遠離家鄉(xiang) 的村民進一步了解家鄉(xiang) 發展、參與(yu) 家鄉(xiang) 建設提供渠道,提高村民的歸屬感和投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積極性。

  數字技術正在推動中國鄉(xiang) 村深刻變革,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全麵賦能。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深入實施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行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這將進一步加快中國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步伐。把握數字時代機遇對推進中國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意義(yi) 重大,這一進程將會(hui) 塑造鄉(xiang) 村文明新形態,成為(wei) 中國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重要組成部分。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