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民心理健康狀況如何 這份報告給出答案
2022年國民心理健康狀況如何?2月23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和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在京舉(ju) 辦2022版“心理健康藍皮書(shu) ”發布會(hui) ,正式發布《中國國民心理健康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超過80%的成年人自評心理健康狀況良好,青年群體(ti) 、低收入群體(ti) 心理健康風險較高。
為(wei) 了解當前國民心理健康狀況並提供參考建議,《報告》基於(yu) 近20萬(wan) 人次的調查,綜合分析呈現了當前我國多個(ge) 人群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探討了我國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現狀、發展趨勢及影響因素,並就進一步維護和改善國民心理健康狀況提出了一些建議。
《報告》顯示,不同職業(ye) 群體(ti) 呈現各有特征的心理健康狀況,其中管理人員心理健康水平最高,無業(ye) /失業(ye) 人員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工作、人際、家庭和健康生活方式方麵的因素均對心理健康產(chan) 生顯著影響。國民心理健康服務的便利性和滿意度較之以往顯著上升。
在此基礎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報告》副主編陳祉妍建議,未來我國要繼續提高心理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和規範性,推動心理體(ti) 檢普遍開展,同時,加強對中西部地區的心理健康資源支持,加強對低學曆低收入群體(ti) 的心理健康服務。
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受到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報告》對全國範圍內(nei) 超過3萬(wan) 名青少年的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參加調查的青少年抑鬱風險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女生相對男生有更高的抑鬱、孤獨得分;總體(ti) 上,抑鬱、孤獨、手機成癮得分有隨著年級增長而升高的趨勢;住校、父母外出工作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鬱、孤獨、手機成癮問題。
《報告》發現,“雙減”政策實施後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特別是非畢業(ye) 年級學生的作業(ye) 負擔顯著減少,有了更多的時間采取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雙減”政策有助於(yu) 我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陸成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