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暴雨洪水,如何科學自救
河水上漲,降雨持續……當前,南方汛期形勢嚴(yan) 峻。據水利部消息,自5月5日以來,受強降雨影響,我國南方地區2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條河流超保、2條中小河流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5個(ge) 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範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今年汛期有何特點,麵對暴雨洪水,公眾(zhong) 該如何防範和自救?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人士。
入汛偏早 汛期極端事件頻發
“據預測,今年汛期(6—8月),我國旱澇並重,極端事件多發頻發重發。”10日,水利部水文情報預報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李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李岩介紹,根據《水利部關(guan) 於(yu) 印發我國入汛日期確定辦法的通知》中的入汛標準,每年自3月1日起,連續3日累積雨量50毫米以上雨區的覆蓋麵積達到15萬(wan) 平方公裏,或者任一入汛代表站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那麽(me) 當日即確定為(wei) 入汛日期。
3月21日8時至24日8時,我國南方連續3日累積雨量50毫米以上雨區的覆蓋麵積達37.1萬(wan) 平方公裏,依據標準,3月24日為(wei) 2023年我國入汛日,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8天。
進入5月,我國江南大部、華南地區北部等地出現強降雨。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孫軍(jun) 表示,此輪降雨覆蓋範圍廣、強度強。“而且時間早,往年長江中下遊一帶出現這種比較強的降雨一般要到六七月份,今年5月上旬就出現了如此強的降雨過程,與(yu) 常年相比明顯偏早。”孫軍(jun) 說。
降雨造成河流水位持續上漲。“入汛以來共發生6次強降雨過程,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廣東(dong) 、廣西等6省(自治區)5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近十年同期均值偏多4成。”李岩表示。
“防”字當先 不能心存僥(jiao) 幸
受強降雨影響,5月6日,在江西省資溪縣鶴城鎮三江村劉家山水庫大壩下遊50米處,一人被困孤島。
“暴雨洪水突發性強,往往是刹那間已身處危險之中。當災害來臨(lin) 時,科學避險,正確自救,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柴福鑫說。
對於(yu) 如何防災自救,柴福鑫建議,公眾(zhong) 應盡可能遠離災害風險大的區域。不得在河湖管理範圍以及行蓄洪區域建房、建廠,避免在低窪地帶以及山洪、泥石流威脅區建房等。密切關(guan) 注天氣及預警信息,做好必要的防汛物資儲(chu) 備等。
“同時,公眾(zhong) 還需了解一些自救小常識,不能心存僥(jiao) 幸。”柴福鑫說,一是洪水陡漲陡落,當發現河道漲水及河水變濁時,要迅速向兩(liang) 岸高地撤離;二是在災害發生後要頭腦冷靜,果斷放棄財物盡早逃生;三是河道漲水影響漫水路橋或下凹立交橋積水時,千萬(wan) 不要強行通過,更不可在河邊或者橋麵上看水;四是發生暴雨洪水時,遠離高壓線路、電器設備等危險區域,雷雨時避免在空曠區域或山頂使用手機;五是加強互救工作,對被圍困群眾(zhong) 或落水人員,及時撥打求救電話,在做好自身防護情況下,要開展及時互救。
柴福鑫表示,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門的天職,在防汛工作中,隻有形成合力,堅持以“防”為(wei) 主,“預”字當先,才能有效開展減災自救,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記者 付麗(li) 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