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聚焦重點分類施策 工業經濟育新機促升級

發布時間:2023-07-12 09:37: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接連召開民營企業(ye) 、製造業(ye) 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座談會(hui) ,建立溝通交流機製,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落實落細穩增長政策舉(ju) 措,製定實施重點行業(ye) 穩增長的工作方案;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釋放產(chan) 業(ye) 升級動力……時至年中,記者注意到,多方正抓住經濟恢複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關(guan) 鍵期,謀劃出台、抓緊實施新一輪穩增長政策舉(ju) 措,推動工業(ye) 經濟持續回穩向好。

  今年以來,企業(ye) 生產(chan) 穩步推進,工業(ye) 經濟保持平穩運行。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同比下降12.6%,降幅較4月份收窄5.6個(ge) 百分點,連續3個(ge) 月收窄,企業(ye) 利潤呈現穩步恢複態勢。6月份,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9.1,比上月上升0.2點,結束連續3個(ge) 月下降態勢,且高於(yu) 2022年同期水平。

  從(cong) 行業(ye) 層麵來看,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工業(ye) 運行研究室主任喬(qiao) 寶華對記者表示,今年1至5月,我國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有26個(ge) 行業(ye) 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有20個(ge) 行業(ye) 增加值增速較一季度加快或降幅收窄,行業(ye) 增長麵和改善麵分別為(wei) 63.4%和48.8%。其中,電氣機械、汽車製造、鐵路船舶、儀(yi) 器儀(yi) 表、有色、化工等行業(ye) 同比增長6.9%-15.7%,兩(liang) 年平均增速領先規上工業(ye) 平均水平,是拉動工業(ye) 生產(chan) 企穩回升的重要行業(ye) 支撐。

  不過也要看到,工業(ye) 經濟仍麵臨(lin) 增長動力不強、需求不足等問題。喬(qiao) 寶華說,國際市場方麵,全球需求萎縮加大出口下行壓力,部分領域跨國公司加速調整全球布局;國內(nei) 市場方麵,內(nei) 需仍有待進一步恢複,需求不足拖累價(jia) 格下行製約效益改善,企業(ye) 投資信心還需要進一步增強。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員盛朝迅對記者表示,從(cong) 下階段看,工業(ye) 生產(chan) 仍然麵臨(lin) 一定壓力。但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建成了全球最為(wei) 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配套較為(wei) 完善,具備良好的適應形勢變化的能力。要加快工業(ye) 經濟向創新驅動轉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抓住經濟恢複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關(guan) 鍵期,近期多方正積極部署,釋放加大力度穩增長的信號。

  7月6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要求,“及時出台、抓緊實施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深入了解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改進政策舉(ju) 措,進一步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等。

  根據國務院部署安排,近期多部門接連召開相關(guan) 企業(ye) 座談會(hui) 或圓桌會(hui) ,聽取企業(ye) 經營情況、問題訴求及意見建議。

  其中,針對工業(ye) 領域,工信部7月6日、7日連續召開製造業(ye) 企業(ye) 座談會(hu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圓桌會(hui) 議,麵向電子、石化化工、鋼鐵、裝備製造、汽車、食品、輕工紡織、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ge) 行業(ye) 領域的企業(ye) ,就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ye) 平穩運行、促進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進行深入交流,並明確要“健全常態化溝通交流機製”“認真研究企業(ye) 提出的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提出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等。

  持續加強政策供給,還將進一步聚焦重點行業(ye) 、重點區域。工信部此前提出,針對機械、石化、輕工、汽車、電子等支柱行業(ye) ,分業(ye) 施策、分類研究製定穩增長措施。支持工業(ye) 大省“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區發揮各自優(you) 勢、實現增長目標。

  鞏固工業(ye) 經濟回升勢頭,離不開進一步釋放產(chan) 業(ye) 升級動力。國家統計局、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5月,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2.8%;航空航天器及設備、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5.9%和33%,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產(chan) 量分別增長37%和53.6%。目前重點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9.4%,累計培育出1700餘(yu) 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記者從(cong)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多部門獲悉,更多支持舉(ju) 措將進一步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包括“打造一批世界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5G、人工智能、生物製造、智能網聯汽車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創新發展”“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ye) ”“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大力推進5G、千兆光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等,持續激發內(nei) 生動力。

  在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看來,係列舉(ju) 措和部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及時性和可操作性,有望進一步穩預期強信心,持續提升工業(ye) 發展質量和效益。

  “隨著穩增長舉(ju) 措持續發力見效,企業(ye) 生產(chan) 動力將進一步增強,新產(chan) 業(ye) 、‘數實融合’成為(wei) 增長新動能,對工業(ye) 生產(chan) 支撐不斷增強。”喬(qiao) 寶華建議,下一步通過放寬新興(xing) 領域市場準入、加強項目用地保障、投資便利化等措施,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增強企業(ye) 投資信心。

  盛朝迅表示,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孕育成長壯大的過程。要持續營造良好的產(chan) 業(ye) 生態,優(you) 化要素資源配置,推動重點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補短板、鍛長板,對工業(ye) 經濟持續恢複形成有力支撐。(記者 郭倩)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