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導向提供國際經濟合作新機遇
作者:李向陽(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亞(ya) 太與(yu) 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
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wei) 中國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廣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台,其根本原因在於(yu) 它促進了中國與(yu) 共建國家的共同發展。“一帶一路”的基本屬性是發展導向,與(yu) 之相對應的是現行全球治理的規則導向,圍繞發展導向所形成的一係列新理念對促進共同發展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一,以絲(si) 路精神為(wei) 指導體(ti) 現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真正開放性,為(wei) 發展中國家參與(yu) 國際經濟合作提供了前提條件。現行全球治理下無論是多邊、雙邊還是區域合作,都是以規則為(wei) 導向的,即先確定規則再談合作。這一導向客觀上帶來的一種後果是規則成為(wei) 一種進入門檻,許多不發達國家由於(yu) 難以滿足規則門檻的要求而被排除在國際經濟合作之外。“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導向以先談合作後定規則為(wei) 特征,因此在起步階段並沒有規則門檻,認同絲(si) 路精神即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國家都可以參與(yu) 。這種發展導向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參與(yu) 國際經濟合作提供了機遇。
第二,以互聯互通為(wei) 基礎,有助於(yu) 為(wei) 發展中國家參與(yu) 國際分工創造新的比較優(you) 勢。以基礎設施為(wei) 核心的互聯互通發展滯後是製約發展中國家經濟起飛和參與(yu) 國際分工的重要瓶頸。國際分工的基礎是比較優(you) 勢原則,許多發展中國家正是由於(yu) 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領域的滯後限製了其參與(yu) 國際分工的能力。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不願在該領域進行投資,關(guan) 鍵在於(yu) 其存在投資規模大、回收周期長的特征。“一帶一路”倡議從(cong) 互聯互通入手有助於(yu) 打破經濟起飛的瓶頸,為(wei) 發展中國家參與(yu) 國際分工創造新的比較優(you) 勢。
第三,以多元化合作為(wei) 特征,為(wei) “一帶一路”與(yu) 現行全球治理的對接奠定基礎。在現行全球治理體(ti) 係下,無論是多邊還是區域合作都采用統一的合作機製,如自由貿易區、關(guan) 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政治經濟一體(ti) 化等。“一帶一路”倡議則遵從(cong) 多元化合作理念。例如,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yu) 東(dong) 南亞(ya) 的合作,既有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又有瀾湄合作機製,還有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國—緬甸經濟走廊等;而與(yu) 中亞(ya) 、西亞(ya) 、南亞(ya) 、中東(dong) 歐、俄羅斯、蒙古之間的合作隻有對應的經濟走廊。由此可見,與(yu) 同一地區的合作存在多種合作機製,與(yu) 不同地區的合作也有不同的合作機製。究其原因在於(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政治製度、經濟發展水平、社會(hui) 文化模式等方麵存在巨大的差異性,不可能運用一種統一的合作機製。同時,這種多元化理念還為(wei) “一帶一路”與(yu) 現有全球治理下的多種合作機製對接提供了條件。
第四,秉承正確的義(yi) 利觀,構築共同發展的利益分配機製。義(yi) 利觀源於(yu) 中國儒家的倫(lun) 理學,其核心內(nei) 涵是“以義(yi) 為(wei) 先,義(yi) 利並舉(ju) ”。新時代賦予其新的時代內(nei) 涵,用以指導國家間合作的利益分配。例如,強調“多予少取、隻予不取”的予取觀,協調短期與(yu) 長期收益的跨期收益觀,要求企業(ye) 在獲得正常投資收益前提下樹立好名聲、好口碑的正外部性等。通過秉承正確的義(yi) 利觀,確定國家間收益分配的原則,“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才可能具有可持續性。正確的義(yi) 利觀決(jue) 定了“一帶一路”倡議不是所謂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而是中國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
第五,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目標,助力“一帶一路”倡議成為(wei) 國際公共產(chan) 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ge) 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ge) 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ge) 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ge) 清潔美麗(li) 的世界。這對現行全球治理存在的“四大赤字”提出了中國方案。此外,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並不是一個(ge) 靜態的遙遠目標,而是一個(ge) 動態的過程目標。換言之,以“一帶一路”為(wei) 實踐平台,在不同領域提供國際公共產(chan) 品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有機組成部分,例如,綠色絲(si) 綢之路、健康絲(si) 綢之路、廉潔絲(si) 綢之路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