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推動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發布時間:2023-11-28 10:16:00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賈舒、關(guan) 洛桐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wan) 億(yi) 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同比名義(yi) 增長10.3%,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提升至41.5%,為(wei) 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勁動能。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中發展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催生數字產(chan) 業(ye) 化、拉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推進治理數字化的重要引擎,還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方式,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3.83萬(wan) 億(yi) 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3.5%,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吸納就業(ye) 近7000萬(wan) 人,全國網上零售額連續十年保持全球最大規模,在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電商平台是數字技術集成載體(ti) ,而數字技術對實體(ti) 經濟具有極強的滲透力和影響力。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行業(ye) 不斷轉型升級,成為(wei) 我國消費創新的重要引擎、國內(nei) 大循環的核心支撐以及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導力量。

  一是有利於(yu) 打通數字要素的全鏈條循環。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利於(yu) 驅動各行業(ye) 培育全新的組織方式,推動數據、人才、資本等資源要素集聚整合、彈性匹配、動態共享,推動資源配置從(cong) 單點、局部、靜態優(you) 化向多點、全局、動態優(you) 化演進,促進數據驅動的創新、數據驅動的生產(chan) 和數據驅動的決(jue) 策,以數據流打通融合發展要素鏈,帶動實體(ti) 經濟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實現循環流轉。

  二是有利於(yu) 打通“生產(chan) —消費”循環。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利於(yu) 以個(ge) 性化需求匯聚指導製造、產(chan) 品、服務等環節的柔性匹配,助力打通工業(ye) 領域生產(chan) 側(ce) 和消費側(ce) ,逐步推動企業(ye) 內(nei) 部與(yu) 企業(ye) 之間各類資源的集聚整合,開展協同設計、協同製造、協同運維、供應鏈協同等業(ye) 務,推動工業(ye) 活動從(cong) 單打獨鬥向產(chan) 業(ye) 協同轉變,推動工業(ye) 全係統從(cong) 局部優(you) 化到全局優(you) 化、全生態構建,促進實現工業(ye) 轉型升級。

  三是有利於(yu) “線上線下”一體(ti) 化循環融通。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利於(yu) 掌握關(guan) 鍵核心技術、具備平台運營能力的數字原生企業(ye) ,運用技術、數據、市場、平台等數字能力優(you) 勢,逐步向生產(chan) 製造、供應鏈配套等鏈條延伸,探索基於(yu) 電商平台的實體(ti) 經濟新型發展模式和業(ye) 態,從(cong) 而實現由傳(chuan) 統企業(ye) 向新型實體(ti) 企業(ye) 的轉型。新型實體(ti) 企業(ye) 基於(yu) 線上全方位升級數字化消費體(ti) 驗,將加快構建線下工廠或匯聚分散的“雲(yun) 製造”能力,強化分布式供應鏈部署,圍繞動態變化的個(ge) 性需求實施大規模定製生產(chan) 、柔性製造,帶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快速反應,滿足消費升級帶來的產(chan) 品服務需求。

  當前,電子商務已經全麵融入我國生產(chan) 生活各領域,電商新業(ye) 態、新模式創造了大量新職業(ye) 、新崗位,成為(wei) 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和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電子商務發展仍然麵臨(lin) 不規範、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特別是一些電商平台充分利用市場支配地位,進行排他性交易從(cong) 而打造獨家壟斷的細分市場,妨礙或限製各類競爭(zheng) 影響實體(ti) 經濟發展秩序,利用資本優(you) 勢以及技術優(you) 勢不斷提升以金融為(wei) 贏利模式的資產(chan) 配比,注重經營模式創新,忽略原始技術創新,從(cong) 價(jia) 值鏈上下遊搶奪實體(ti) 經濟創新資源,成為(wei) 推動電子商務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的最大堵點。如何發揮好電商平台各類優(you) 勢,推動電子商務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全麵賦能實體(ti) 經濟,成為(w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

  電子商務與(yu) 實體(ti) 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加快推動電子商務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加快構建以實體(ti) 經濟發展為(wei) 導向的電子商務支撐體(ti) 係。

  一是持續淨化電商生態,實現電商平台與(yu) 實體(ti) 經濟的良性循環。進一步加快電商相關(guan) 標準體(ti) 係建設,加大對“二選一”、不正當競爭(zheng) 、大數據殺熟和直播打賞騙局等問題的監管力度,明確商業(ye) 倫(lun) 理、道德邊界、數據確權,執行嚴(yan) 格的監管機製加強宏觀引導和調控,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營商環境,提升平台所有參與(yu) 主體(ti) 的經營價(jia) 值,從(cong) 而實現平台與(yu) 實體(ti) 企業(ye) 形成共利、共贏、共享的良性循環。

  二是推動電商平台與(yu) 實體(ti) 經濟發展的要素供需匹配。加快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依靠互聯網連接性特點,讓資本、技術等資源供需更加高效匹配,有效地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加快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各類資源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下有效流動,提升經濟資源協同配置效能,有效打破資源要素流動壁壘,讓實體(ti) 經濟的資本、商品、信息、知識各要素順暢流通,通過全國統一大市場帶來的乘數效應不斷做大市場規模,獲得更多要素回報。

  三是推動電商平台與(yu) 實體(ti) 經濟技術需求的有機對接。積極引導科技創新能力強的大型龍頭電商平台企業(ye) 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進行基礎性研發,參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現“卡脖子”技術突破,持續提升實體(ti) 經濟創新意願,充分發揮電商平台為(wei) 企業(ye) 創新帶來的聯通效應,以平台技術的創新優(you) 勢轉化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賈舒、關(guan) 洛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