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學家首次推演出全球尺度 海洋生物碳泵分布格局

發布時間:2023-12-11 10:53: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記者符曉波)記者12月8日獲悉,廈門大學海洋與(yu) 地球學院、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為(wei) 磊教授聯合國內(nei) 外研究人員,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領域取得最新進展。該項研究利用自主研發的逆向反演模式,首次推演出全球尺度海洋生物碳泵的分布格局,為(wei) 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海洋碳匯的估算提供了重要參考。相關(guan) 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海洋生物碳泵通過將有機碳從(cong) 表層輸出到中深層海洋,實現對大氣二氧化碳的長時間封存,是海洋碳匯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因涉及過程複雜,對海洋生物碳泵的觀測及量化一直是氣候科學及地球科學研究的難點。該項研究基於(yu) 自主研發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逆向反演模式,通過將海洋碳、磷和氧元素的循環進行整合,建立生物碳泵以及營養(yang) 鹽等參數的反演關(guan) 係,進而推演出全球尺度海洋生物碳泵的分布格局。

  研究人員介紹,此前,對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觀測主要利用沉積物采集器,數據極為(wei) 稀少。該項研究選擇由水文參數的分布反推生物泵通量,而非對海洋生物碳泵具體(ti) 過程開展直接模擬,避免了因數據不足而造成的過度參數化和對同一過程的重複計算。“無論有機碳以何種路徑輸出,它必然影響水文參數的分布,如果能準確模擬水文參數,便可反推生物碳泵通量。”王為(wei) 磊說,這項研究中相關(guan) 的推演結果最終也得到了現場觀測數據有力驗證。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