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沃野施展青春才幹
作者:魏哲哲
“書(shu) 卷氣和泥土味並存,把地種出了科技範兒(er) !”不久前,一段女大學生王伶俐畢業(ye) 返鄉(xiang) 種地8年的視頻引發網友點讚。在這位來自四川成都的農(nong) 業(ye) 職業(ye) 經理人手中,農(nong) 業(ye) 耕種變得更加機械化、智能化了。
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hui) 管理,如今,新農(nong) 人成了很多年輕人追逐的“時髦”職業(ye) 。越來越多像王伶俐這樣的年輕人選擇跳回“農(nong) 門”,到基層一線去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賽道”上釋放青春活力。
奮鬥是青春的底色,到艱苦地區和基層一線揮灑汗水、拚搏奮鬥,這是最美的青春模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創新、教育強國……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為(wei) 青年實現理想、施展抱負提供了廣闊舞台。青年人唯有擔當實幹,肯吃苦、能吃苦,勇於(yu) 到艱苦環境和基層一線拚搏奮鬥,才能托舉(ju) 青春夢想,無愧於(yu) 時代。
基層是幹事創業(ye) 、實現夢想的火熱疆場,青年人要在廣袤的基層沃野施展青春才幹,從(cong) 竭誠為(wei) 民和實幹擔當中找到人生價(jia) 值。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00餘(yu) 件,提供法律谘詢2000餘(yu) 次,代寫(xie) 法律文書(shu) 1000餘(yu) 份……這是青年律師劉沫含援藏3年的成績單。幾年前,劉沫含了解到西藏還有部分邊遠地區和高海拔縣沒有律師,她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來到日喀則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3年後,她又連續兩(liang) 年參加中國法律援助誌願者行動,參與(yu) 援疆工作。劉沫含說:“援藏援疆是堅定而無悔的選擇,我深深體(ti) 會(hui) 到了法治的意義(yi) 、個(ge) 人的價(jia) 值。”
青年是整個(ge) 社會(hui) 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新征程上,時代呼喚更多有情懷、有抱負、有才華的青年人向下紮根,將個(ge) 人奮鬥的“小目標”融入黨(dang) 和國家的“大藍圖”,實現人生價(jia) 值、升華人生境界。
向下紮根,才能更好地向上生長。“學如弓弩,才如箭鏃。”青年時期是汲取知識、增長才幹的重要時期,須將學習(xi) 當作一種責任、態度和習(xi) 慣,在奉獻中打好紮實的基本功,不斷汲取養(yang) 分、茁壯成長。“鍵對鍵”代替不了“麵對麵”,基層一線也是學習(xi) 課堂,青年人既要多讀“有字之書(shu) ”,也要把田野熱土當作廣闊課堂,多讀“無字之書(shu) ”,走進鄉(xiang) 土中國深處,去田間地頭“接地氣”“沾泥土”,夯實專(zhuan) 業(ye) 技能、豐(feng) 富知識儲(chu) 備,在實踐中激發潛能、積累經驗,做到厚積薄發、行穩致遠。不少青年幹部在駐村時,在調研學習(xi) 上肯下笨功夫,行走大地,走村串戶,與(yu) 群眾(zhong) 打成一片,幫助村民實實在在地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在此過程中收獲了成長,贏得了尊重。
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青年強則國家強。國家的發展進步,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我們(men) 欣喜地看到,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上,正湧現出越來越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也期待更多年輕人奔赴基層一線,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真情感受時代脈搏,用實幹成就精彩人生,努力讓青春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li) 之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