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建設須因地製宜
作者:李治國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共有55個(ge) 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裏程達10165.7公裏。2023年12月,55個(ge) 城市軌道交通實際開行列車333萬(wan) 列次,完成客運量26.7億(yi) 人次,進站量16億(yi) 人次。客運量環比增加0.8億(yi) 人次,增長3.2%;較2019年月均客運量增加6.8億(yi) 人次,增長34%。這一係列數字的背後,是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迅猛發展,也反映了民眾(zhong) 對於(yu) 便捷出行方式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注意,軌道交通建設還需穩步推進,讓軌道交通建設在更好地服務於(yu) 市民出行的同時,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軌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一些特大城市、超特大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較為(wei) 突出,軌道交通因其大容量、準時準點等特點,成為(wei) 解決(jue) 城市交通難題的有效途徑。與(yu) 此同時,軌道交通對於(yu) 促進城市不同區域間平衡發展、帶動沿線經濟發展也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一些城市紛紛加大投入,加速軌道交通線路的建設。然而在此過程中,個(ge) 別城市出現了盲目加快軌道交通建設速度的現象,脫離發展實際,過於(yu) 超前建設項目,造成使用效率不高。
軌道交通項目投入大、建設周期長,必須因地製宜,立足發展實際,經過周密的規劃與(yu) 細致的施工。不同城市的地理環境、人口分布和經濟發展狀況各異。因此,在規劃軌道交通線路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確保線路布局合理、站點設置科學、配套服務完善,避免規劃建設脫離實際需求,造成資源廢置。
軌道交通建設,要平衡好“穩”與(yu) “快”的關(guan) 係。隨著城市建設水平的持續提升,軌道交通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軌道交通中,“穩”意味著對質量的堅守和對安全的承諾,“快”則代表對效率和需求的響應。隻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城市軌道交通才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為(wei) 市民創造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環境,為(wei) 城市的繁榮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李治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