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湖鳴禽和猛禽家族再添新成員

發布時間:2022-08-16 15:38:00來源: 青海日報

 

  近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開展2022年生物多樣性綜合調查過程中,工作人員分別在青海湖沙島內(nei) 觀測記錄到黑卷尾,在黑馬河附近的草地上觀測到一隻紅腳隼,通過查閱文獻與(yu) 整理曆史數據發現均為(wei) 青海湖鳥類新記錄種,至此青海湖鳥類種類達230種。

  據工作人員介紹,8月4日,工作人員在青海湖沙島內(nei) 觀測記錄到一隻通體(ti) 黑色、尾叉狀、最外側(ce) 尾羽最長、末端外側(ce) 微曲上卷的雀形目鳥類。經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專(zhuan) 家鑒定,該鳥種認定為(wei) 黑卷尾。8月5日,猛禽調查組工作人員在黑馬河附近的草地上觀測到一隻蠟膜橙紅色、喙灰色、上體(ti) 煙灰色、下體(ti) 淺灰色、腳橙紅色的隼形目鳥類。經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專(zhuan) 家鑒定,該鳥種認定為(wei) 紅腳隼。

  黑卷尾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屬的鳥類,俗名黑黎雞、鐵燕子,體(ti) 長24厘米至30厘米,雌雄相似。有非常強的領域行為(wei) ,性凶猛,繁殖期會(hui) 攻擊猛禽,非繁殖期喜結群打鬥。從(cong) 空中捕食飛蟲,主要以夜蛾、蝽象、螞蟻、螻蛄、蝗蟲等為(wei) 食。常棲息於(yu) 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的溪穀、沼澤、田野、村鎮林地等地,在開闊地常落在電線上。分布於(yu) 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等地,在中國普通亞(ya) 種見於(yu) 除新疆、青海、台灣外全國各地,青海湖保護區尚屬首次監測記錄到。

  紅腳隼是隼形目隼科隼屬的小型猛禽,又名阿穆爾隼,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繁殖於(yu) 西伯利亞(ya) 至朝鮮北部,遷徙時見於(yu) 印度和緬甸,在非洲越冬,中國除新疆、西藏、海南外,見於(yu) 全國各地。主要以蝗蟲、蚱蜢、螻蛄、螽斯、金龜子等昆蟲為(wei) 食,有時也捕食小型鳥類、蜥蜴、蛙、鼠類等小型脊椎動物。常棲息於(yu) 低山疏林、林緣、山腳平原、丘陵地區的沼澤、草地、河流、山穀和農(nong) 田耕地等開闊地區,尤其喜歡具有稀疏樹木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地區。目前,保護區鳥類名錄中記錄的鷹形目、隼形目、鴞形目種類已有22種,紅腳隼為(wei) 青海湖保護區猛禽新記錄種。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