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認定11個職教培訓基地增強適需供培能力
25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教育廳獲悉,該省推進職業(ye) 教育師資培訓體(ti) 係建設,認定11個(ge) 培訓基地和2個(ge) 項目管理辦公室,實現全省職教師資培訓體(ti) 係化、規範化、特色化發展。
“基地和項目辦的作用就是要加強職教政策研究,掌握職業(ye) 教育特點,精準對接職教師資發展需求,規劃設計好培訓項目和課程,打造特色品牌,培訓基礎類型、條件、優(you) 勢不同,要錯位發展,走特色化、差異化、優(you) 質化發展之路,增強適需供培能力。”青海省教育廳副廳長馬嘉賓介紹。
認定的培訓基地包括本科高校、高職院校各4所,分別為(wei) 青海大學、青海師範大學、青海民族大學和青海開放大學,青海建築職業(ye) 技術學院、青海衛生職業(ye) 技術學院、青海交通職業(ye) 技術學院、西寧城市職業(ye) 技術學院;中職學校2所,分別為(wei) 青海省水電職業(ye) 技術學校、青海省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校;培訓機構1所,青海省小島文化教育發展基地;省職教項目管理辦公室單位為(wei) 青海大學和青海省水電職業(ye) 技術學校。
據悉,青海省聚焦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改革創新職業(ye) 教育辦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深化產(chan) 教融合,加快構建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努力培養(yang) 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wei) 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目前,該省職業(ye) 學校分別與(yu) 省內(nei) 外1450餘(yu) 家企業(ye) 建立校企合作關(guan) 係,積極開展現代學徒製試點,堅持校企雙主體(ti) 育人、學校教師和企業(ye) 師傅雙導師教學,9所學校入選國家級現代學徒製試點單位。鼓勵和扶持企業(ye) 優(you) 秀技術能手在學校設立大師工作室,發揮校企雙方的場所、設備、人員優(you) 勢,推動共建共享教學資源體(ti) 係。
近年來,青海省通過優(you) 化“軟件”、強化“硬件”,在投入、師資、教學、實訓等方麵進行全麵提升,全省中高職畢業(ye) 生就業(ye) 率基本保持在95%和90%以上,進一步增強職業(ye) 教育吸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瑪沁縣:異地辦班讓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教學水平提高了”“教學活動豐富了”這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學生和家長近年來的共同感受。 [詳細] -
遼寧:285名青海玉樹學生返鄉高考
23日下午1時許,就讀於沈陽市翔宇中學的285名青海玉樹高三學生,在9名老師的陪同下,搭乘南航北方分公司CZ5545、CZ5537兩個航班,從沈陽直飛西寧,他們將在家鄉青海參加今年的高考。 [詳細] -
青海省國家公園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推動的重大改革。省委省政府把國家公園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實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