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麗的察汗河與“產學研”相遇……
金秋十月,地處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寶庫林區內(nei) 的察汗河國家森林公園美輪美奐,處處流淌著斑斕的色彩。這裏,因分布有許多珍稀動植物和名貴藥材資源,成為(wei) 林學、動物學、生態學及相關(guan) 學科進行戶外教學教研的理想場地。
“有教授帶著我們(men) 一起深入林區結合課題開展研究,我感覺非常有意思。一頭連著大自然,一頭連著書(shu) 本理論。”回想起此前開展的戶外實踐課程,青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21級生物技術班陳夢娜仍意猶未盡,“未來,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wei) 原生態的‘守護者’,嗬護一方碧水藍天。”
帶著課題來,融入山水間。前不久,150餘(yu) 名青海大學、青海師範大學的師生將生態文明課堂“搬”到了察汗河邊。在為(wei) 期1個(ge) 月的實踐中,既有大學教授現場係統講授相關(guan) 學科基礎知識,又有學生分組深入林區,開展植物鑒定、觀鳥和鳥類分類、植物標本製作和群落調查等野外學習(xi) 活動以及生態學實習(xi) 課題的調查、測定和實驗。
“如今,越來越多的涉農(nong) 涉林高校強化實踐導向、應用導向的人才培養(yang) ,我們(men) 也以此為(wei) 契機,將課堂‘搬’到了戶外。這樣既能夠培養(yang) 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也能讓學生在掌握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效提升實踐能力,真正讓學生將論文寫(xie) 在林間地頭。”青海大學農(nong) 牧學院教授李強峰說。
近年來,大通縣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縣委人才辦和縣林草局積極對接涉農(nong) 涉林高校院所,幫助寶庫林場與(yu) 青海大學農(nong) 牧學院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guan) 係,重點在規劃指導、科技服務、平台共建、產(chan) 業(ye) 對接、成果轉化、項目策劃、人才培養(yang) 、項目支持等方麵保持信息交流與(yu) 資源共享,加強合作與(yu) 互動,不斷推進農(nong) 林業(ye) “產(chan) 學研”融合發展,努力實現“校地合作,產(chan) 學共贏”。
《林下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技術與(yu) 實驗研究》《紅皮雲(yun) 杉區域性造林試驗推廣》等5項項目獲得青海省科技成果獎,其中,《甘鬆栽培技術規程》獲青海省地方標準,由林場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培育的白樺母樹林品種通過了青海省省級品種審定,有效提高了縣域林木良種使用率……
從(cong) 林間來,到林間去,一項項科研成果映照了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在這方天地的生動實踐。
“這幾年,我們(men) 與(yu) 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借助他們(men) 的人才資源、科學技術力量為(wei) 林場的產(chan) 業(ye) 發展賦能,以基地‘換取’新技術,為(wei) 林場持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寶庫林場場長蔡有柱感慨道。
據介紹,寶庫林場長期與(yu) 北京林業(ye) 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學、青海師範大學等科研院所聯合開展水源涵養(yang) 作用調查、針葉樹引種試驗、青藏高原地區特色中藏藥材的人工引種馴化、中藏藥材規範化種植生產(chan) 和藥材加工、蘭(lan) 科植物調查、金露梅茶葉開發等科技研究和推廣工作。科研項目的完成為(wei) 寶庫林場科技推廣及林業(ye) 產(chan) 業(ye) 提供了大量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也為(wei) 林場各項森林經營及林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真正讓實驗室裏的科研成果在廣袤的林間落地生根。
如今,寶庫林場大力開展林下中藏藥材種植,不斷壯大林下中藏藥材種植規模,篩選出大黃、木香、甘鬆等10餘(yu) 種中藏藥材種苗,建立了133公頃中藏藥材種植基地,使林業(ye) 產(chan) 業(ye) 呈現出新的經濟增長點。截至目前,通過林木種苗培育、中藏藥材種植,為(wei) 林區群眾(zhong) 帶來了200餘(yu) 萬(wan) 元的勞務收入。
“現在,寶庫林場豐(feng) 富的林藥資源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科研單位和藥企來這裏考察,一些藥企計劃在這裏設立中草藥種植基地,這樣一來,在推動林區林藥多樣性恢複和保護的同時,我們(men) 的收入也增加了。”林場護林員張元真高興(xing) 地說。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8月16日,大通國家森林公園察汗河景區被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hui) 批準設立為(wei) “生態教育基地”。毋庸置疑,這將吸引更多科研院所和相關(guan) 人才聚集在此,在如畫山水間寫(xie) 就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在校研究生實現倍速增長
十年來,普通本專科生在校生數量穩步增長,研究生在校生數量實現倍速增長,其中,碩士研究生增長超過2.4倍,博士研究生增長16倍。 [詳細] -
北京藏醫院建院3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建院30周年座談會30日在北京藏醫院舉行。北京藏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仲格嘉在會上回顧30年發展曆程表示,北京藏醫院1992年建立時僅有6名藏醫。[詳細] -
記西藏民族大學團委兼職副書記、副教授馬天祥:學生心目中最溫暖的“擺渡人”
2014年的畢業季,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馬天祥作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成為西藏民族大學一名教師。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