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觀察:一朵“仙草”裏看鄉村振興
靈芝,又名“仙草”,在漢藏文化中都是祥瑞的象征。它曾化作朵朵祥雲(yun) “飄進”布達拉宮的壁畫裏,也曾化作如意雲(yun) 紋裝點在金奔巴瓶上、點綴於(yu) 藏族人民的服飾間、編織進吉祥哈達的紋理中。
眼下,正是靈芝成熟的季節。反複輕刷,飽滿嬌俏的靈芝抖落金色的孢子粉,陣陣藥香撲鼻,滿眼的“致富金”讓藥農(nong) 們(men) 喜笑顏開。對於(yu)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紅太陽科技示範家庭農(nong) 場而言,采收靈芝孢子粉又是一個(ge) 嶄新的產(chan) 業(ye) 。
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升附加值,以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當地農(nong) 民就業(ye) 致富,這得益於(yu) 農(nong) 牧科技的支撐。仿野生白肉靈芝林下套種技術示範與(yu) 產(chan) 業(ye) 化開發、天麻共生真菌優(you) 良菌株篩選與(yu) 推廣應用、林下林麝人工試養(yang) 技術示範與(yu) 應用……近年來,科技支撐林下種養(yang) 殖試驗項目在西藏進展有序;青稞新品係“13-5171-7”、集成示範崗巴羊本品種選育與(yu) 高效養(yang) 殖技術、繁殖犛牛飼養(yang) 和育成犛牛安全越冬營養(yang) 平衡等關(guan) 鍵技術……科研創新與(yu) 成果轉化同步發力,支撐西藏農(nong) 牧業(ye) 高質高效、農(nong) 牧區宜居宜業(ye) 、農(nong) 牧民富裕富足。
在雪卡村,破土而出的林下仿野生靈芝,長勢喜人,引得村民競相采摘;在夢紮村,村民上山采摘的靈芝、鬆茸、桑黃等“山貨”可以直接賣給遊客。近年來,“生態旅遊”“旅遊+民宿”吸引遊客紛至遝來,村民不再做外出“打工人”,紛紛回歸,好風景成就好“錢景”,為(wei) 村民增收注入活力。在才召村,其美拉姆滿心歡喜地打包著靈芝、手掌參、天麻等土特產(chan) ,寄給廣東(dong) 的朋友。僅(jin) 靠一部手機,她的網店生意為(wei) 何能夠風生水起?得益於(yu) 大數據平台、視頻匯總平台、農(nong) 牧產(chan) 品展銷平台、H5導覽平台等軟件開發,而這又源於(yu) 林芝堅持把旅遊信息化建設作為(wei) 推動全域旅遊轉型升級的“金鑰匙”,在西藏率先實施完成“智慧旅遊·鄉(xiang) 村旅遊信息化”項目建設。
多年來,科技研發轉化應用與(yu) 生態旅遊、智慧旅遊等創造創新性實踐,切實推動西藏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高效建設,“仙草”靈芝已然“走出”傳(chuan) 說象征,“走出”雪域深山,“走進”千家萬(wan) 戶,讓尋常百姓的腰包愈發充實,也讓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好願景照進現實。(新利平台 文/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觀察】小小青稞蘊藏巨大產業
青稞餅、青稞奶茶、青稞燕麥……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商品供給更加豐富,消費選擇變得更加多元。[詳細] -
【西藏觀察】人與野生動物成為“好鄰居”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自然環境不斷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不斷完善,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各類接觸變得越來越常見,有時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一些“摩擦”。 [詳細] -
【西藏觀察】傳統村落:留得住鄉愁,守得住幸福
希望一座座傳統村落不僅能留得住鄉愁,更能守得住幸福,成為群眾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保留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