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上的“鴻雁”
葛軍(jun) 力所能及地為(wei) 郵路沿線的藏族群眾(zhong) 提供幫助。格爾木郵政公司提供
皚皚雪山,巍巍昆侖(lun) ;茫茫戈壁,漫漫大漠……一條從(cong) 格爾木市延伸開來的郵政天路,一直通往長江源頭第一鎮唐古拉山鎮。
這條郵路穿越海拔4767米的昆侖(lun) 山口、5010米的風火山口、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等十餘(yu) 座大山,人跡罕至,沿途平均海拔4500米,含氧量僅(jin) 為(wei) 平原的43%,往返近1000公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裏程最長、自然環境最為(wei) 嚴(yan) 酷的鄉(xiang) 鎮郵路。
在這條穿越“生命禁區”的郵路上,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市分公司鄉(xiang) 郵攬投員葛軍(jun) 一個(ge) 人、一輛車,一走就是12年,總計路程17.5萬(wan) 公裏。
葛軍(jun) 出生在一個(ge) “郵政世家”,到他這裏已是第四代“郵政人”。正所謂,有一種“傳(chuan) 承”叫我變成了你,葛軍(jun) 的曾祖父是民國時期的上海郵差,見證了中國現代郵政的誕生。
1954年,葛軍(jun) 的爺爺響應國家號召,從(cong) 上海拖家帶口來到大西北,進入郵政係統服務青藏公路建設,公路建成後,也就把家安在了格爾木。
1972年,葛軍(jun) 的父親(qin) 走上了與(yu) 爺爺相同的工作崗位,成了一名攬投員,一幹就是30年。
2002年,葛軍(jun) 接過父輩的“接力棒”,也成為(wei) 一名郵政工作者,一位頂風傲雪的“高原信使”。
“做好郵政事業(ye) 的接班人。”父親(qin) 的殷殷囑托時刻在他腦海縈繞。2010年,他踏上了位於(yu) 世界屋脊的這條郵路——“格唐郵路”。自此,葛軍(jun) 數十年如一日,在這個(ge) 特殊地區,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提供優(you) 質的郵政服務,被大家親(qin) 切地稱為(wei) “天路”上的“鴻雁”,這條郵路也被取名“鴻雁天路”。
“鴻雁天路”沿線設有23個(ge) 郵件交接點,一路上途經聞名遐邇的可可西裏、索南達傑保護站、不凍泉、五道梁、風火山、沱沱河、唐古拉山。正所謂“過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由於(yu) 海拔高,氣候惡劣,一般人們(men) 來到這裏,會(hui) 有很強烈的高原反應,呼吸困難,頭疼欲裂。稍走快一步,就會(hui) 大口喘氣,感覺心髒像要蹦出來。但對葛軍(jun) 來說,這些症狀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那是2010年8月的一天,葛軍(jun) 駕駛郵車行至西大灘時突遇暴雨,山洪傾(qing) 瀉而下,瞬間淹沒到了郵車輪胎,眼看就要進入車廂,他立即推開門跳下車,剛一落地,齊膝的洪水夾雜著石塊砸在腿腳上,他強忍著疼痛和刺骨的泥水,扒著車身繞到車尾,迅速從(cong) 車廂中拿出一條防水編織袋將全部郵件裝了進去,才沒有讓郵件被水浸濕。而此時的他,早已全身濕透、精疲力竭,最終在路過貨車司機的幫助下才得以脫困。等他到達唐古拉山鎮時已是深夜一點半,信件還等待他的送出……
一路艱辛卻不忘初心!
一個(ge) 大雪的冬日,五道梁一位藏族母親(qin) 一歲的孩子突患感冒,持續高燒陷入昏迷,憂心如焚地在寒風凜冽的公路旁等了近半天也沒能攔到車,後輾轉聯係上葛軍(jun) ,他毫不猶豫將母子倆(lia) 連夜送到格爾木市醫院進行搶救,孩子得救了,他卻在肆虐的大雪中行進了十幾個(ge) 小時,去完成被耽擱下來的工作。這件事被沿線牧民群眾(zhong) 記在心中,並廣為(wei) 稱讚。
類似的險情、類似的求助對葛軍(jun) 來說已成為(wei) 家常便飯,數不勝數。
藏族同胞達娃一家在可可西裏邊緣地區以放牧為(wei) 生,由於(yu) 交通不便,經常為(wei) 購買(mai) 生活必需品發愁,生活過得比較困窘。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葛軍(jun) 便經常在格爾木幫助購買(mai) 一些米麵油、食鹽、茶葉等生活用品和養(yang) 殖方麵的書(shu) 籍,有時還幫忙谘詢一些關(guan) 於(yu) 牧區發展的政策,順路給送過去,幫助達娃一家解決(jue) 了很多生產(chan) 生活上的難題。
他總是力所能及地為(wei) 郵路沿線的藏族群眾(zhong) 提供幫助,經常到他們(men) 家中去看看,和大家都成為(wei) 了好朋友、好兄弟。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對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許多人通過各種方式參與(yu) 到環境保護中來,葛軍(jun) 也不例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他積極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與(yu) 青藏線“綠色驛站”、環保組織通力協作,深入牧民群眾(zhong) 家中宣傳(chuan) 環保政策和環保知識,幫助環保誌願者解決(jue) 困難,捎帶收集垃圾下山。從(cong) 此,“鴻雁天路”上迎來了另外一個(ge) 名字——“鴻雁環保誌願者團隊”。
在這條蜿蜒曲折的“天路”上,是夕陽西下的草原、自在覓食的藏羚羊、晚霞漫天的穹廬,更灑滿了葛軍(jun) 的汗水,也充盈著他的真情。
葛軍(jun) 說:“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用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實際行動踐行高原郵政人的使命和擔當,把全部精力都貢獻給雪域高原,貢獻給‘鴻雁天路’,貢獻給我最熱愛的郵政事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郵政“天路”上的信使(逐夢)
坐上他的郵車,奔赴青藏線:從格爾木出發,翻越莽莽昆侖山,再穿過可可西裏無人區,最終到達“雄鷹都無法飛過”的唐古拉山鎮。這條郵政“天路”,中國郵政集團格爾木市分公司投遞員葛軍獨自跑了11年。[詳細] -
【青·聽|優秀黨員故事】葛軍:“郵路”漫漫 頂風傲雪當好“高原信使”
就是這樣一條“生命禁區”郵路,中國郵政格爾木分公司投遞員葛軍一個人、一輛車,一走就是12年,一走就是17.5萬公裏。[詳細] -
“鴻雁”天路戀歌
十餘年間,“鴻雁天路”投遞班累計送達信件、報紙和包裹30餘萬件。在這條世界上距離最長、海拔最高的鄉鎮郵路上,葛軍堅守了十多個年頭,2019年,班組裏年齡最小的賀生元接過了他的接力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