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中華水塔”生機勃發

發布時間:2022-10-26 09:3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鏡頭】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wei) “中華水塔”。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海拔3800米處的五道河碧水淙淙,由河畔延展出的高山草甸層巒起伏,不少牛羊在這裏“大快朵頤”。當地牧民深知,這裏氣候幹燥,如果沒有凍土層防止地表水下滲,就不會(hui) 形成河流湖泊,更不會(hui) 有豐(feng) 美水草。

  “泉眼的流量明顯大了,以前的草隻有手指高,這兩(liang) 年能長到小腿高了。”家在黃河源頭幾公裏外的牧民求中,將黃河源頭一處處泉眼和草原的變化都看在眼裏。

  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啟動,通過實施退化林草改良撫育、黑土灘治理、水源涵養(yang) 、有害生物防控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自然生態係統得到保護和修複,水源涵養(yang) 能力增強。

  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三江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縮減”,草地覆蓋率、產(chan) 草量分別提高11%、30%以上,水源涵養(yang) 量年均增幅6%以上。2016年至2020年,三江源地區向下遊輸送水量年均增加近百億(yi) 立方米,滋養(yang) 著廣袤的中華大地。

  “中華水塔”的生態本底變好,野生動物也相繼歸來。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xiang) ,不少牧民都見過雪豹的身影。作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一名生態管護員,牧民索多格外幸運,他曾三次在同一個(ge) 地方觀測到雪豹。

  如今,三江源國家公園內(nei) 的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不僅(jin) 有白唇鹿、岩羊等野生動物時常出沒在峽穀地區,可可西裏的藏羚羊種群數量也已從(cong) 不到2萬(wan) 隻增加到7萬(wan) 餘(yu) 隻,“中華水塔”愈加顯露出一派盎然生機。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