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鯉“育幼師”守護青海湖“精靈”
魚鳥歡躍離不開“育幼師”的守護。
打冰眼,對魚苗進行日常投喂。
技術人員記錄循環水養(yang) 殖池的水體(ti) 溫度。
技術人員正在測量魚體(ti) 的身長。
技術人員對循環水養(yang) 殖池育苗投喂。
“育幼師”精心嗬護每個(ge) 池塘。
技術人員正在觀察小球藻生長情況。
室外裸鯉培育池塘。
1月6日,記者來到位於(yu) 西寧市城北區的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這裏有18口室外裸鯉培育池塘,3個(ge) 恒溫循環水育苗車間,共有2000萬(wan) 尾左右青海湖裸鯉魚苗在此越冬。
陽光透過冰麵照射在18口冰封的魚塘裏,為(wei) 過冬的小魚苗增氧增溫。這片池塘是裸鯉來到裸鯉救護中心的第一站,田文根是這裏的一名工作人員,主要負責室外原種場魚苗的培育和水質監測工作。據他介紹,魚塘的水質決(jue) 定著魚苗的健康狀況。在冬季,及時掃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wei) 冰層下麵的裸鯉魚苗是靠浮遊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chan) 生的氧氣生存,如果雪附著在冰層上,陽光無法透進,就容易造成缺氧。
走進青海湖裸鯉“育嬰室”,一口口池塘裏,隱約可見一尾尾黑色的小魚苗在歡快遊動。恒溫循環水車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入冬以後,高原氣溫較低,這裏就像是裸鯉的幼兒(er) 園,在這裏,它們(men) 從(cong) 針尖大小的魚苗經過撈魚、人工授精、胚胎發育、出膜、平遊、幼苗培育至一齡魚種,最後再送它們(men) 回到美麗(li) 的青海湖。”
從(cong) 瀕臨(lin) 滅絕到魚翔淺底,一尾湟魚的興(xing) 衰成為(wei) 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的一個(ge) 縮影,激起青海湖生態華麗(li) “蝶變”的層層漣漪。目前,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裸鯉資源量大幅回升。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的“育幼師”們(men) 表示:未來將繼續開展青海湖裸鯉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氣候變化對青海湖裸鯉種群結構影響等方麵的探索研究,加強青海湖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恢複到11.41萬噸
近日,根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監測數據,2022年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恢複到11.41萬噸,較上年增加0.56萬噸,增長5.1%。[詳細] -
全球連線丨青海湖裸鯉人工繁育記
青海湖裸鯉又稱“湟魚”,是青海湖生態鏈中的核心物種,僅分布於青海湖及其湖周支流。由於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過度捕撈,以及氣候變化導致生境惡化等原因,湟魚資源量銳減,一度瀕臨滅絕。 [詳細] -
湟魚洄遊:一條魚的生命傳奇
從瀕臨滅絕到魚翔淺底,一條魚的興衰,見證了青海湖生態環境的變遷,也成為青海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每逢洄遊旺季,各族群眾,各方遊客,在觀魚放流中體驗自然,感悟生命,傳播理念,共享生態文明。[詳細] -
“草河湖魚鳥”和諧共生 繪就青海湖綠色生態畫卷
2021年統計顯示,青海湖流域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5.28萬畝,草原植被綜合覆蓋率達72.38%,水體麵積達4625.6平方公裏,濕地保護率達69%,水質狀況為優的比例達10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