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展春天裏的精彩畫卷(堅持“兩創” 書寫史詩·新征程 新輝煌)
“時代新象——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第五屆院展”上的中國畫《無錫寫(xie) 生——錫惠園林一景》,作者許俊。
春天裏的中國,江山如畫。各行各業(ye) 在新征程上踔厲奮發。美術工作者同樣在路上。一場場美術展覽和美術盛會(hui) ,宛若春花在各地競相綻放。
春節過後,各類精彩的美術展覽接踵而至。近期開幕的線下美術展覽和啟動的創作項目中,有一種現象值得關(guan) 注:中國畫作品展密集舉(ju) 辦,在全國性展覽中占比近一半;重大主題性美術創作中,中國畫的地位日益凸顯。作為(wei) 民族藝術的中國畫,傳(chuan) 承千年文脈,曆經百年沉浮,在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彰顯獨特價(jia) 值。
在北京,“時代新象——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第五屆院展”在中國工藝美術館舉(ju) 辦。展出的241幅(套)作品,涵蓋國畫院48位畫家的新作,以及106位曆屆特聘創作研究員和特邀畫家的佳構,既是對新時代精神氣象的筆墨書(shu) 寫(xie) ,又體(ti) 現了中國畫的文脈傳(chuan) 承。
在鄭州,“第五屆全國中國畫展覽”燃爆鄭州美術館新館,開幕當天即接待觀眾(zhong) 1萬(wan) 餘(yu) 人次,單日觀展人數紀錄不斷刷新。190幅入選作品和150幅特邀作品,謳歌時代,禮讚人民,全麵展現當代中國畫的學術麵貌與(yu) 創作態勢。作為(wei) 中國畫領域五年一屆、代表最高藝術水準的全國性展覽,“第五屆全國中國畫展覽”掀起觀展熱潮,不僅(jin) 反映出民族藝術從(cong) 繪畫題材、技術語言到藝術風格都得到了極大豐(feng) 富,更折射出人民群眾(zhong) 的審美水平不斷提升、對高質量文化供給需求旺盛。
在廣州,“時代溫度——當代中國畫學術邀請展”亮相廣東(dong) 畫院。來自天南地北的90餘(yu) 位藝術家的佳作匯聚中國近現代美術發展的前沿陣地,集中呈現新事物、新材料、新觀念帶來的藝術變革,展開一場南北中國畫創作研究的交流互鑒,通過對筆墨精神的傳(chuan) 承、對中華文化的弘揚、對時代人文精神的描繪,彰顯文化自信自強。
以博物館等專(zhuan) 業(ye) 機構為(wei) 主體(ti) 的組織創作模式,作為(wei) 新中國美術創作傳(chuan) 統,在主題性美術創作中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為(wei) 配合陳列之需,國家博物館在重要時間節點,曾先後組織過4次較為(wei) 集中的革命曆史題材美術創作,產(chan) 生了諸如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石魯的《轉戰陝北》、葉淺予的《北平解放》、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等一批經典之作。近期,為(wei) 了更好配合博物館基本陳列改陳工作,補充具有時代特征的美術作品,中國國家博物館特啟動“基本陳列改陳美術創作”項目,以中國畫為(wei) 主,創作一批主題性美術佳作,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展陳的審美功效。
領略中國畫之美,不僅(jin) 能使人感奮於(yu) 時代精神,陶醉於(yu) 中華美學風範,還可以通過內(nei) 在的審美觀照,賡續文脈、凝聚人心。這是中國畫作為(wei) 民族藝術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國畫作品展的價(jia) 值所在。正如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馮(feng) 遠所說,兼具學術高度與(yu) 藝術品位的中國畫作品展,彰顯當代中國畫創作的學術價(jia) 值、審美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同時展覽對整體(ti) 創作麵貌的係統展示及有效梳理,為(wei) 研究與(yu) 思考民族藝術的生態與(yu) 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參照。
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文旅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等部門和機構及200多名美術工作者,圍繞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的美術新篇章,進行深入研討。
把“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作為(wei) 終身課程,不斷開掘現實題材美術創作的創新表達,不僅(jin) 繪就波瀾壯闊的新時代畫卷,也堅定了美術界“抓創作、出精品”的信心。據中國文聯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書(shu) 記處書(shu) 記諸迪介紹,2023年,中國文聯將重點開展“謳歌新時代,書(shu) 寫(xie) 新史詩”主題創作活動、製定“中國文聯年度重點創作目錄”,加強重大示範性創作項目的組織實施和創作扶持等。中國美協也將梳理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作成果,組織“美術裏的新時代”主題展覽;繼創作“數風流人物——功勳模範主題繪本”之後,圍繞提高原創兒(er) 童圖畫書(shu) 質量組織新創作;與(yu) 延安市共建“延安版畫藝術中心”;啟動新時代青年藝術骨幹培養(yang) 計劃——“雙百工程”,在“以展覽帶創作”的基礎上,著力提升美術創作的組織化程度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催生更多文質兼美的藝術精品,增強主流美術的傳(chuan) 播力、影響力,積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文藝力量。
全麵備戰第十四屆全國美展,加強頂層設計,形成融通合力,成為(wei) 美術界的共識。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強調:“明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召開10周年,在此之際舉(ju) 辦第十四屆全國美展,是檢閱新時代中國美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各地美術工作者紛紛建言獻策:舉(ju) 辦主題性展覽要進一步明確學術目標,提前部署創作指導,加強美術評論的批評力度和美術理論的學術引導,為(wei) 新文藝群體(ti) 提供更多培訓、寫(xie) 生、參展的機會(hui) ……全國美展的組織模式也成為(wei) 美術界討論的焦點。人們(men) 對全國美展寄予熱望,折射出時代對經典的呼喚。
如今,包括設計、公共藝術、數字藝術、建築等在內(nei) 的“大美術”,不僅(jin) 服務於(yu) 黨(dang) 和國家重大慶典活動、主場外交活動、重大標誌性活動,還將觸角延伸到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在促進城鄉(xiang) 建設“蝶變”中發揮作用。這是新時代美術的鮮明特征,更是美術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據中國美協分黨(dang) 組書(shu) 記、駐會(hui) 副主席、秘書(shu) 長馬鋒輝介紹,協會(hui) 將繼續加強27個(ge) 專(zhuan) 業(ye) 藝委會(hui) 的學術建設,充分調動藝委會(hui) 近700名委員的積極性,更好服務社會(hui) ,並增設數字藝術委員會(hui) 、公共藝術委員會(hui) ,“希望藝委會(hui) 以此為(wei) 新起點,充分發揮在美術領域中的團結引領、創作引領、學術引領、價(jia) 值引領作用”。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誌願服務精神推動著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服務人民、引領風尚的生動實踐。2023年,中國文聯擬組織實施文藝誌願“雙萬(wan) 工程”,推動一萬(wan) 名文藝工作者下基層,為(wei) 基層培養(yang) 一萬(wan) 名文藝骨幹,進而帶動基層文藝社團的建設。中國美協率先組織“誌願服務團”,開展“中國美協美術家美育誌願者行動”計劃,帶動各級美協會(hui) 員對接基層需求,結對子、種文化,使追求德藝雙馨在美術界蔚然成風,更好發揮新時代美育的引領作用。
闊步新征程,廣大美術工作者正以飽滿的激情,描繪大美中國的精彩畫卷,書(shu) 寫(xie) 美術事業(ye) 的嶄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