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遠方飄來書卷香

發布時間:2022-07-15 10:0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王治平(文化學者,現居寧夏)

  從(cong) “幾處早鶯爭(zheng) 暖樹”的早春,到“霜葉紅於(yu) 二月花”的仲秋,案牘勞作和公務之餘(yu) ,牽頭為(wei) 故園寧夏涇源新建圖書(shu) 館捐集各類圖書(shu) 文獻事把我忙了個(ge) 不亦樂(le) 乎。眼下,雖說這一行動尚在有序推進狀態,但各路賢達大咖為(wei) 此留給我的深刻印象,又使我不得不拿起筆記下其中感人的瞬間。

  

  “風雲(yun) 歲月濃如染,噴薄塞上一抹新。萬(wan) 頃良田稻伏浪,千裏黃河魚躍春。烏(wu) 金浴生火鳳凰,草畜旺育萬(wan) 戶村。接力五十續大任,河朔再漫花兒(er) 親(qin) 。”“淡雲(yun) 青山似朦朧,小河矮房黃牛棚。涇清渭濁源頭來,高峽深潭潛老龍。”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原主席馬啟智在題為(wei) 《寧夏五十周年大慶賀》和《涇源》的詞賦中,深情謳歌寧夏山川、讚美故鄉(xiang) 涇源的抒情華章。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多年前從(cong) 領導崗位退下來,已近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筆耕不輟,揮毫潑墨,在深入坊間草莽,感受農(nong) 桑稼穡同時,還時刻牽掛著故鄉(xiang) 涇源的經濟民生和人文風化。

  去年8月23日,我在電話裏把涇源圖書(shu) 館館長秦永利期望各路曾經在涇源生活工作過的名流賢達,為(wei) 縣圖書(shu) 館捐獻圖書(shu) 文獻的倡議告知啟智主席。他高興(xing) 地說,涇源圖書(shu) 館同誌這種甘於(yu) 寂寞,勇於(yu) 創新,埋頭幹事的精神值得提倡。文化建設事業(ye) 就要這樣以滴水穿石的功夫,聚沙成塔的耐心,銖積寸累、潤物無聲地去沉澱積累。

  26日下午,他就托人從(cong) 北京送來了特意簽名蓋章的《大地歌吟》《大地行吟》《大地暢吟》套裝詩詞集、《擊壤而歌》自述集和《若水集》《清泉集》等五六種著作,以及五幅精心裝框的攝影作品。

  這些辭賦文稿裏,有他對推進寧夏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的深層理性思考,有他“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步一個(ge) 腳印,以“孺子牛”韌性,俯身抓落實、求實效的實踐經驗,有他宵衣旰食,對一地百姓的拳拳牽掛,還有他秉持中國傳(chuan) 統知識分子“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誌向,寄情祖國大好河山,“得江山之助”“養(yang) 吾浩然之氣”的家國情懷。正如已故著名作家張賢亮先生在《大地歌吟》序言中所說,讀啟智主席詩文,“能真切感受到他坦蕩的胸襟和以人民利益為(wei) 重的人生宗旨。”

  恰似順人意、知時序的“及時雨”,啟智主席相關(guan) 作品文獻和資料的庋藏入庫,從(cong) 特定專(zhuan) 業(ye) 層麵講,可謂填補了涇源圖書(shu) 館地方曆史文獻的闕漏,提升了館藏文獻的檔次,堪稱涇源文化發展曆程中,一段值得載入史冊(ce) 的佳話。

  

  認識胡大雷先生是四十三年前的事了。

  當時,風華正茂的胡先生以“知青”身份在涇河岸邊一所小學當老師。我之所以有緣認識胡先生,蓋因有一天胡先生在我的鄰居白本俊老師家做客,出於(yu) 鄉(xiang) 間風俗禮道,父親(qin) 讓母親(qin) 特意做了手擀長麵,我到鄰居家邀請了胡先生。記得當時胡先生不僅(jin) 欣然接受了父親(qin) 和我的邀請,飯桌上,還饒有興(xing) 致地當場詢問了我古漢語裏“之”字的幾種用法。

  儼(yan) 然電影藝術中的“蒙太奇”。恍惚之間,便是十年、二十年。第二次、第三次拜晤胡先生時,他已是廣西師範大學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和在中國古典文學、桂學柳學等領域卓有建樹的領軍(jun) 人物。

  也正是這難得的三麵之緣,才使得我有充裕的底氣和膽量,9月9日電話裏向胡先生提出了捐獻書(shu) 籍的請求。令我萬(wan) 萬(wan) 不曾想到的是,胡先生是那樣的“神速度”。12日上午,我就收到了胡先生由桂林寄來的圖書(shu) 文獻。

  胡大雷先生捐獻的圖書(shu) 達22種,疊摞起來將近一米,主要有:《粵西士人與(yu) 文化研究》《中古樂(le) 府廣義(yi) 》《中古文學集團》《文選詩研究》《中古詩人抒情方式之演進》《<文心雕龍>的批評學》《宮體(ti) 詩研究》《玄言詩研究》《傳(chuan) 統文論的魅力、模式與(yu) 智慧》等。這些書(shu) 籍不僅(jin) 直接見證了胡先生幾十年來,在中國古典文學、文論學、柳學、桂學等領域勤勉耕耘取得的卓然成果,而且為(wei) 季羨林、馮(feng) 其庸等學界泰鬥倡導構建的“大國學”拓展了外延邊際,增添了新的學術因子。

  尤為(wei) 讓我感動的是,在專(zhuan) 門簽名送我的《胡大雷集——南北文化與(yu) 古典文學新論》一書(shu) 的封麵和扉頁上,胡先生這樣深情寫(xie) 道:“治平兄惠存:敬贈拙作,感念相識四十餘(yu) 載。涇源的山與(yu) 水,涇源的人,哺育我成長!永遠掛在心中的涇源!大雷敬呈。”“治平先生指正,感謝牽線涇源圖書(shu) 館,能使拙作被收藏展示,請涇源父老鄉(xiang) 親(qin) 批評指正!大雷又及。”

  源遠流長、奔湧不息的涇河水和厚重的學術著作,蘊含其間的唯有濃厚真醇、難以割舍的赤子情懷。

  

  有一種人此生注定與(yu) 你有相知之緣,但縱然百千次擦肩而過,卻未必能夠相見。

  1978年秋天,我進入涇源一中讀書(shu) 時,有一天聽家住縣城的同學指著一位身材高大,舉(ju) 止儒雅,不緊不慢走在通往校門小路上的年輕人說,那就是楊恩成老師,唐詩宋詞和古文講得特別好!

  隨後的日子裏,雖然經常渴望能聆聽一回楊先生的課,當一回他的學生,但這一願望始終遙不可期。後來才知道楊先生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學的研究生,並徹底離開了涇源。究竟是哪一所大學,沒人知道。

  因捐集圖書(shu) 文獻事,在自治區社科聯主席楊占武先生幫助下,9月9日晚,與(yu) 電話那一端的楊先生用陝西話一搭腔,我們(men) 便相見恨晚。

  在將近一個(ge) 小時的通話中,我們(men) 說到了他當年自蘭(lan) 州大學中文係畢業(ye) 來到涇源後,年輕氣盛,幹事心切,翻山越嶺走遍涇源每一個(ge) 僻壤村落的深切感受;說到了執教涇源一中,為(wei) 當地培養(yang) 出300餘(yu) 名初高中學生的愉悅幸福;說到了1979年春天,考上陝西師範大學霍鬆林教授研究生的夢想成真;說到了留校陝師大,滋蘭(lan) 樹蕙,先後帶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明君、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杜曉勤、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等60多名碩博研究生的學術心路;說到了陝師大那座爬滿青藤、古色古香,由梁思成先生設計的老圖書(shu) 館……

  讀了我回憶故鄉(xiang) 的長篇散文《龍爪柳紀事》後,9月10日,楊先生飽含深情地回複微信說:“治平,讀你的散文,覺得文筆優(you) 美,充滿了靈氣,飽含著濃濃的故鄉(xiang) 情愫,令人身臨(lin) 其境,流連忘返。閉目遙想,那是多麽(me) 美好的一地景致啊,古柳嗬護著古泉,古泉滋潤著古柳,二者相映成趣,交相輝映。那枝繁葉茂的古柳和汩汩流淌的清泉,常把我帶回五十多年前的華興(xing) 村。艱難歲月裏,我曾吃過用古泉水煮的土豆和瓠子,喝過用古泉水衝(chong) 泡的清茶;半個(ge) 多世紀過去了,我依然會(hui) 情不自禁地勾起一段難以釋懷的鄉(xiang) 愁!”

  談到為(wei) 涇源圖書(shu) 館捐集圖書(shu) 文獻事,當過十年陝師大圖書(shu) 館館長,深諳圖書(shu) 管理之道的楊先生說,除了自己結集出版的《唐詩說稿》《詩雨樓詩文稿》《詩人的樓觀情節》《詩韻華魂》《宋詞觀止》等五六種著作外,還準備通過其他途徑給涇源圖書(shu) 館多搜集一些有收藏和使用價(jia) 值的圖書(shu) ,以報答對第二故鄉(xiang) 的養(yang) 育之恩。

  或許與(yu) 所學專(zhuan) 業(ye) 、誌趣愛好和平素關(guan) 注留意對象有關(guan) ,不管電話還是微信,隻要進入與(yu) 楊先生溝通交流狀態,我便覺得是一種自我境界學養(yang) 的提升,是一份難得的精神享受。

  “露從(cong) 今夜白,月是故鄉(xiang) 明。”“鬆門鬆菊何年夢,且認他鄉(xiang) 作故鄉(xiang) 。”故土與(yu) 鄉(xiang) 愁是遠行遊子永遠的精神歸宿,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學藝術史最精彩動人的章節版塊。

  把話題回到此次涇源圖書(shu) 館的圖書(shu) 文獻捐集活動,應該說從(cong) 館藏空間到捐集章法,都還存在諸多的不盡如人意。但這些絲(si) 毫不妨礙也不影響天南海北遠行遊子的熱切響應,對故鄉(xiang) 涇源的深情告白。而馬啟智主席、胡大雷教授、楊恩成教授,僅(jin) 是捐集活動中我所熟知的三個(ge) 標誌性人物而已。

  遠方飄來書(shu) 卷香!

  這是令人倍感溫馨高貴而兼具人間煙火的清香嗬,這縷從(cong) 歲月深處飄逸而來,令人向往陶醉的“清香”,寄托著各路遊子對涇源恒久的祝福念想,滋養(yang) 著涇源人曾經荒蕪的文化沃壤,承載著涇源人的詩與(yu) 遠方!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