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提質增效的著力點
作者:張 波(河北省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guan) 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縣域經濟是與(yu) 城市經濟空間銜接、相互支撐,又相對獨立運行的國民經濟基本單元。目前,我國有1866個(ge) 縣和縣級市,縣域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40%,是民營經濟集中地、產(chan) 業(ye) 布局基地、城鎮化重要載體(ti) 和擴內(nei) 需縱深腹地。發展縣域經濟,既是扭住擴大內(nei) 需戰略基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抓手,又是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關(guan) 鍵支撐,必須堅持精準發力、重點突破,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wei) 現代化建設提供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一是打造產(chan) 業(ye) 鏈集群。產(chan) 業(ye) 鏈集群是縣域產(chan) 業(ye) 發展的高級形態。推動構建“鏈主+配套”生產(chan) 組織體(ti) 係,打造立縣興(xing) 縣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能有效促進大中小企業(ye) 相得益彰、緊密協作,築牢縣域實體(ti) 經濟根基。對此,要著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ye) ,培育根植本地、具有產(chan) 業(ye) 鏈整合能力的鏈主企業(ye) ,打造好地標產(chan) 業(ye) 集群;提高中小企業(ye) 競爭(zheng) 力,聚焦重點行業(ye) 和細分領域,積極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等實力強勁的經營主體(ti) ;打造企業(ye) 集群,以質量、品牌、標準為(wei) 引領,通過聯合、推進上下遊一體(ti) 化經營等方式,推動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產(chan) 業(ye) 鏈資源整合,提高縣域產(chan) 業(ye) 集群綜合實力和影響力。
二是提升開發區能級。開發區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要推動開發區建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使其成為(wei)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陣地”。要完善開發區管理機製,探索推行“管委會(hui) +專(zhuan) 業(ye) 公司”管理模式,構建機構精幹化、扁平化的管理體(ti) 係,進一步處理好政府與(yu) 市場關(guan) 係,形成市場主導、政府支持的管理運營體(ti) 製;優(you) 化開發區布局,實行“開發區+功能園區”“一區多園”等模式,加強居住生活、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套,支持有條件的開發區建設以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的新城新區;探索“飛地經濟”模式,積極承接大城市及周邊地區產(chan) 業(ye) 轉移,推動開發區省際聯合、市縣聯合、區縣聯合、強強聯合。
三是增強縣城承載能力。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逐步加快,縣城以及縣域的經濟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功能。我們(men) 既要尊重縣城發展規律,統籌縣城生產(chan) 、生活、生態、安全需要,因地製宜補齊縣城短板弱項,又要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提升縣城發展質量。一方麵,要通過城市功能完善拉動投資有效增長。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優(you) 化縣城路網結構,加強內(nei) 澇治理,強化能源供應保障,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打造宜居宜業(ye) 的社區生活圈。另一方麵,要促進縣域消費提質擴容,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需求。根據商務部數據,2022年,全國建設改造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983個(ge) 、鄉(xiang) 鎮商貿中心3941個(ge) ,不少鄉(xiang) 鎮大集、便民超市經過改造後煥然一新,功能愈加完備。在此基礎上,需進一步提高建設品質,積極發展貼近群眾(zhong) 的生活服務業(ye) ;加快建設特色商業(ye) 街區、城市綜合體(ti) 、商務酒店、會(hui) 展中心、文體(ti) 場館等兼具生產(chan) 、生活、文化功能的設施;更好導入商貿物流、商務會(hui) 展、研發設計、文體(ti) 健康等新業(ye) 態,積極發展總部經濟、會(hui) 展經濟等附加值較高的現代服務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