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學作業,蘊含創新人才成長大能量
作者:劉遠傑(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
中小學生的暑假生活,除了放鬆玩耍,還要溫故知新,完成作業(ye) 。而作為(wei) 暑假作業(ye) 的重要一環,科學作業(ye) 越來越受到家庭、學校等多方的重視。由此,正確認識暑假科學作業(ye) 的特殊性質、正視暑假科學作業(ye) 存在的問題、優(you) 化暑假科學作業(ye) 設計成為(wei) 關(guan) 鍵。
認識暑假科學作業(ye) 的特殊性質
什麽(me) 是暑假科學作業(ye) ?這是合理布置暑假科學作業(ye) 必須預先回答的問題。要答好這個(ge) 問題,必須對暑假科學作業(ye) 有一個(ge) 正確的價(jia) 值定位和清晰的邊界厘定。
首先,布置暑假科學作業(ye) ,一個(ge) 重要出發點是維持學生的學習(xi) 習(xi) 慣,強化學生學習(xi) 力,使學生在暑假期間有所學、有所悟、有所獲。科學作業(ye) 是學校科學教育的合理延伸與(yu) 拓展,它能確保科學教育的連貫性和持效性,彰顯獨特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其次,布置暑假科學作業(ye) ,根本目的在於(yu)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養(yang) 學生的科學興(xing) 趣,發展學生的科學素質。暑假科學作業(ye) 也強調知識學習(xi) ,但知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滋養(yang) 學生思想、鍛造學生思維的介質。作為(wei) 一種探究性學習(xi) 活動,科學作業(ye) 的問題源於(yu) 日常生活、對象在日常生活、完成過程融於(yu) 日常生活,具有“生活化”“情境性”乃至“閑暇性”等特點。最後,暑假科學作業(ye) 是科學教育的加法,又在做應試教育的減法。科學作業(ye) 以科學實踐活動為(wei) 主要載體(ti) ,作業(ye) 形式包括生物觀察、手工製作、科學實驗、科學遊戲、科技競賽、社會(hui) 調查、實地參觀等,作業(ye) 依托活動而完成,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體(ti) 驗科學探究的深層趣味,收獲科學創新的愉悅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時,科學作業(ye) 是學生減輕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之後的一劑寶貴“營養(yang) 液”,能適時補充學生所需的科學知識養(yang) 分和精神養(yang) 分,為(wei) 學生提升創新能力與(yu) 綜合素質積蓄內(nei) 在動能。
省思暑假科學作業(ye) 存在的問題
在不斷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背景下,暑假科學作業(ye)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從(cong) 現實來看,當前暑假科學作業(ye) 還存在一些瓶頸。
第一,學校與(yu) 家長對暑假科學作業(ye) 的重視度不高,其重要意義(yi) 沒有得到正確認識,這成為(wei) 合理布置科學作業(ye) 的障礙和阻力。第二,暑假科學作業(ye) 形式單一,特別是在鄉(xiang) 鎮及偏遠地區學校,書(shu) 麵作業(ye) 占比仍然較大,知識記憶是科學作業(ye) 的主導性目標。作業(ye) 以複習(xi) 已有知識為(wei) 主,突出知識強化鞏固和訓練,作業(ye) 內(nei) 容設計簡單,對於(yu) 鍛煉和培養(yang) 學生的科學思維、創新精神效果有限。第三,暑假科學作業(ye) 評價(jia) 過於(yu) 看重“結果”而忽略“過程”,診斷性評價(jia) 和增值性評價(jia) 不足。作為(wei) 評價(jia) 主體(ti) 的教師未能真正參與(yu) 到學生科學實踐活動之中,對作業(ye) 完成過程了解不夠全麵、深入,未能給予及時反饋和指導。第四,作業(ye) 布置較為(wei) 隨意,目標不明確,針對性不強,“為(wei) 布置作業(ye) 而布置作業(ye) ”的現象比較普遍。作業(ye) 設計缺乏係統性和科學性,“低質量”與(yu) “低趣味”成為(wei) 暑假作業(ye) 的負麵標簽。第五,作業(ye) 設計的問題意識不強,作業(ye) 內(nei) 容沒有很好地結合學生身心特點、興(xing) 趣愛好及發展特長,也沒有充分融入學生實際生活。
優(you) 化暑假科學作業(ye) 之建議
鑒於(yu) 上述問題與(yu) 後果,筆者建議著力從(cong) 以下幾方麵優(you) 化暑假科學作業(ye) 。
首先,破除科學作業(ye) 隻屬於(yu) “科學課程”的認知局限,建構“大科學作業(ye) ”觀。立足新時代國家培養(yang) 創新拔尖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入挖掘各個(ge) 學科的科學教育功能,以不同學科為(wei) 基礎,創設具有不同學科特色的暑假科學作業(ye) 。語文、數學、體(ti) 育、物理、生物、化學、曆史、地理、藝術等學科,均可開發科學知識資源,基於(yu) 不同角度和方法,多樣化設計暑假科學作業(ye) ,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科學審美、科學情感與(yu) 科學倫(lun) 理等素養(yang) 。從(cong) “大科學作業(ye) 觀”出發,設計暑假科學作業(ye) ,可嚐試推進學科交叉與(yu) 融合,以特定科學問題為(wei) 導向,構建類型豐(feng) 富的暑期科學作業(ye) 任務群和目標體(ti) 係。各學科教師互補協同,對應不同任務群而組建暑假科學作業(ye) 設計與(yu) 指導共同體(ti) ,彰顯作業(ye) 特色,形成智慧合力。
其次,增強暑假科學作業(ye) 的趣味性,激發學生興(xing) 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科學作業(ye) 最忌枯燥乏味。科學作業(ye) 是學生利用暑假閑暇時間而承擔的學習(xi) 任務,更加需要強化作業(ye) 趣味性,確保學生自願且興(xing) 致勃勃地開展學習(xi) 活動。作業(ye) 的趣味性有兩(liang) 大來源:作業(ye) 符合學生身心特點、作業(ye) 密切聯係生活實際。學校設計暑假科學作業(ye) 時,需要在內(nei) 容選擇、主題聚焦、形式表達等方麵充分考慮,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最後,突出暑假科學作業(ye) 的活動性和實操性,減少書(shu) 麵作業(ye) ,降低知識類目標比重,以素養(yang) 目標和能力目標為(wei) 主導。做到作業(ye) 以活動為(wei) 載體(ti) 、在活動中進行、通過活動而完成,學生學得活、學得主動、學得深入。隻有引導學生廣泛參與(yu) 探究實踐,進行沉浸式科學活動,才能綜合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ang) ,培養(yang) 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為(wei) 此,學校需進行科學實踐活動的項目化、遊戲化、情境化設計,形成豐(feng) 富的探索—發現式項目、問題—情境性遊戲、質疑—驗證型實驗、批判—建構類課題。注重將知識學習(xi) 與(yu) 實踐相結合,強化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發展學生的知識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綜合創新能力。學生是科學活動的主體(ti) ,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實踐自主性和主人翁身份,讓學生在科學活動中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小科學家”,進而涵養(yang) 學生的科學家精神和對科學家的認同與(yu) 尊崇。教師和家長要適當參與(yu) 學生科學活動,成為(wei) 學生暑假科學作業(ye) 的共同完成人,發揮引導、提問、協同、診斷、反饋的作用,助力其高質量完成作業(ye) 。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8日 1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