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野大麥擴繁技術助力鹽堿草地修複

發布時間:2023-12-11 10:53: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麗(li) 雲(yun) 通訊員張金偉(wei) )12月9日,記者從(cong) 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獲悉,該校野大麥種子人工擴繁基地喜獲豐(feng) 收。這標誌著“野大麥種子擴繁與(yu) 退化鹽堿草地生態修複技術推廣與(yu) 示範項目”達到預期目標。

  該項目由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草學一級學科帶頭人崔國文教授團隊與(yu) 齊齊哈爾市林業(ye) 和草原局合作。項目創建了標準化野大麥種子擴繁新技術,建立了種子擴繁基地,成功突破野大麥種源不足瓶頸,滿足了鹽堿地改良和生態修複對野大麥種子的需求。

  據介紹,以往草原修複過程中選用的草種生長緩慢,在短期內(nei) 難見成效。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草學學科團隊培育出了生長速度快、抗寒能力強、耐鹽堿性強、適口性好的國家級牧草新品種“薩爾圖野大麥”。該品種在pH 8.0—9.5的鹽堿土壤中實現了良好生長和發育,短期內(nei) 取得了可觀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然而,在大範圍推廣中,這種牧草品種卻因種子繁育田麵積不足和本身自然落粒等因素,造成種子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生產(chan) 需要。為(wei) 此,項目組在齊齊哈爾市青年林場建成全國最大的野大麥種子人工擴繁基地,逐步攻克野大麥種子擴繁、選地、播種、田間管理、種子收獲時期和收獲方法等關(guan) 鍵技術。經黑龍江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組織專(zhuan) 家秋季測產(chan) ,該基地野大麥種子產(chan) 量達到平均每畝(mu) 27.7公斤,野大麥種子年產(chan) 量達2.7噸,為(wei) 大範圍推廣補播野大麥、恢複退化草地提供了重要支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