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新版北京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將實施 螢火蟲列保護範圍

發布時間:2020-05-19 09:20:00來源: 科技日報

  繼《廣東(dong) 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實施之後,新版《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將於(yu) 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新《條例》結合北京市的實際情況,細化了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重要棲息地保護等製度,還規定全域常年禁獵、嚴(yan) 禁濫食等監管製度。對於(yu) 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地,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行為(wei) ,新《條例》規定可以提起公益訴訟,以引導市民形成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立法目的和理念發生重大變化

  “新《條例》亮點很多,對於(yu) 正在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來說,北京在先試先行。”北京林業(ye) 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前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相關(guan) 條例主要是基於(yu) 野生動物的資源和生態屬性,為(wei) 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對野生動物進行保護。也就是說,是把野生動物作為(wei) 一個(ge) 重要的資源、生態要素來保護。“並未引起重視的是,野生動物可能是病毒和細菌的攜帶者,可能會(hui) 帶來公共衛生安全問題,對人們(men) 的生命健康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新《條例》的立法目的和理念發生了重大變化,相應的,具體(ti) 的製度設計也有了明顯改變。”楊曉霞說。

  亮點一:禁止幹擾生息繁衍的行為(wei)

  楊朝霞說,從(cong) 目前情況看,對野生動物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人類濫食和棲息地破壞,新《條例》針對這兩(liang) 方麵做出了相對完善的規定。

  新《條例》第二章專(zhuan) 門規定了“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提出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應會(hui) 同生態環境、水務等部門編製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規劃,並向社會(hui) 公布;健全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檔案和數據庫,組織普查等。

  “新《條例》還規定,管理機構或責任單位應采取各種措施來保護野生動物,這包括建立生態島或保育區,避免開展影響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環境的蘆葦收割、植被修剪、農(nong) 藥噴灑等,製止追逐、驚擾、隨意投食、引誘拍攝、製造高分貝噪聲、閃爍射燈等幹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wei) 。”楊朝霞說,保護野生動物,不僅(jin) 是禁獵、不去捕殺,而且要讓它們(men) 過得安穩,減少人為(wei) 活動對其的幹擾和傷(shang) 害,提升其生活質量,“這個(ge) 立法已經到保護動物福利的高度了”。

  亮點二:通報人畜共患傳(chuan) 染病疫情風險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陳煥春表示,當今人類新發傳(chuan) 染病78%與(yu) 野生動物有關(guan) 或者來源於(yu) 野生動物。科學研究也證明,人類曆史上許多重大傳(chuan) 染病的暴發都與(yu) 野生動物有關(guan) 。

  楊朝霞說,從(cong) 埃博拉、SARS等可以看到,野生動物身上可能攜帶病毒或細菌,隨意食用可能會(hui) 給人們(men) 帶來疾病尤其是傳(chuan) 染病,出現人畜共患病。新《條例》第三章專(zhuan) 門規定了“野生動物危害預防管理”,提出在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區域、人工繁育場所、收容救護場所等設立疫源疫病監測站點,組織開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測和預報等工作;主管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應及時互相通報人畜共患傳(chuan) 染病疫情風險及相關(guan) 信息。

  亮點三:建立人工繁育溯源機製

  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是當前社會(hui) 關(guan) 注和爭(zheng) 議的焦點。楊朝霞說,新《條例》對人工繁育做出了詳細規定,比如要求建立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檔案,記載人工繁育的物種名稱、數量、來源、繁殖、免疫和檢疫等情況;建立溯源機製,提供合法來源證明;按月公示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流向信息,並接受監督檢查等。“溯源、對社會(hui) 信息公開等規定,有利於(yu) 解決(jue) 以前‘以人工繁育為(wei) 名,行非法狩獵之實’的洗白問題。”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法製辦主任王榮梅也表示,北京市對人工飼養(yang) 繁育野生動物的管理將更加嚴(yan) 格。禁止在中心城、副中心、水源保護區等特殊區域設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等。

  新《條例》還明確了園林綠化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作為(wei) 野生動物主管部門負主責,市場監督管理、衛生健康、公安、交通、海關(guan) 、郵政管理等政府部門各負其責的管理體(ti) 係,要求實現執法信息共享、執法協同、信用聯合懲戒,依法查處違法行為(wei) 。

  楊朝霞說,這些規定有利於(yu) 形成野生動物保護的合力。將“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體(ti) 係,並將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的規定,有助於(yu) 敦促地方政府各部門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切實形成保護的長效機製。“多年來,我國對野生動物保護違法行為(wei) 提起公益訴訟的案子很少。支持社會(hui) 公益組織依法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地,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行為(wei) 提起公益訴訟,是製度的重大創新。”楊朝霞說。

  拓展禁食範圍,違法行為(wei) 從(cong) 重處罰

  隨著北京市綠化麵積和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選擇在京落戶、繁衍生息。據調查,北京共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00多種。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81種,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22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種,如褐馬雞、黑鸛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6種,如斑羚、大天鵝、鴛鴦等。

  楊朝霞說,新《條例》強化了禁食製度,將禁食範圍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拓展到了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和列入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並從(cong) 消費的全鏈條上禁止所有為(wei) 食用野生動物而服務的行為(wei) 。比如提出禁止以食用為(wei) 目的獵捕、獵殺其它陸生野生動物;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列入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以及以之為(wei) 原材料製作的食品等。

  “禁食範圍從(cong) 重點保護動物擴展到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樹立重點保護和普遍保護相結合的原則,解決(jue) 了以前很多野生動物沒有被納入保護、禁食範圍的問題。”楊朝霞舉(ju) 例說,蚯蚓對於(yu) 生態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yi) ,對保持土壤肥沃性和鬆馳度特別重要。目前有些地方發明了一種電擊的辦法,把土壤裏的蚯蚓電擊出來後食用,導致土壤板結等問題;很多地方搞螢火蟲展示展演,誌願者和環保組織想要打擊這樣的違法行為(wei) ,卻找不到法律依據,因為(wei) 蚯蚓、螢火蟲、蝙蝠等不是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所禁食和保護的動物。但實際上,蚯蚓、蝙蝠和螢火蟲等對生態保護、公共衛生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yi) 。

  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chan) ,沒有買(mai) 賣就沒有殺戮。新《條例》規定,禁止商場、超市、農(nong) 貿市場等商品交易場所、網絡交易平台,為(wei) 違法買(mai) 賣陸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等提供交易服務。酒樓、飯店、民宿、食堂等餐飲服務提供者不能購買(mai) 、儲(chu) 存、加工、出售或提供來料加工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如果發現違法行為(wei) 將從(cong) 重處罰。從(cong) 出售、購買(mai) 、運輸、寄遞、生產(chan) 經營、消費多環節,建立了較完備的禁食製度體(ti) 係。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農(nong) 村辦副主任楊武林說,新《條例》的出台和實施,能夠為(wei) 北京市執法機關(guan) 嚴(yan) 厲打擊非法交易、非法食用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wei) 提供有力法律依據,依法堅決(jue)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xi) ,促進社會(hui) 文明進步。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