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義務教育本科以上學曆教師占比由47.6%提高至77.7%
1057萬(wan) ——10年來,義(yi) 務教育專(zhuan) 任教師總數由909萬(wan) 增至1057萬(wan) ,增加了148萬(wan) 人
77.7%——10年來,本科以上學曆教師占比由47.6%提高至77.7%
1700萬(wan) 人次——強化能力素質培訓,“國培計劃”累計培訓校長教師超過1700萬(wan) 人次
43.3萬(wan) 套——依法保障教師工資待遇,確保義(yi) 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yu) 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鄉(xiang) 村教師生活補助,支持建設農(nong) 村教師周轉宿舍43.3萬(wan) 套,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you) 良、甘於(yu) 奉獻、紮根農(nong) 村的教師隊伍
數據來源:教育部
“蓮山奇秀,杜鵑花開,龍河蜿蜒,東(dong) 流入海。山水相連風景如畫的地方,有我們(men) 的學校蓮海……”走進位於(yu) 山東(dong) 省日照市五蓮縣潮河鎮的蓮海學校,主教學樓的一層大廳裏陳列著一塊玻璃展板,上麵是學校校歌的樂(le) 譜。
“校歌的曲子由學校音樂(le) 教師張英創作,歌詞是我在10年前填的,當時正處於(yu) 建校期間,事情多、時間緊,這首歌詞是一個(ge) 午休時間在車裏完成的。”蓮海學校校長趙立勇說。
如今的蓮海學校,七座紅白相間的教學樓以L字排列,學生們(men) 在寬闊平整的大操場上奔跑運動,讓人很難相信,這所學校曾經師資大量流失,一度難以為(wei) 繼。
10年前,蓮海學校還未成立,其前身為(wei) 五蓮縣潮河初級中學。五蓮縣地處青島、濰坊、日照三市交界處,由於(yu) 位置的特殊性,再加上五蓮縣潮河初級中學規模過小,教學設施配備落後,許多優(you) 秀教師和優(you) 質生源紛紛流向城區。多年來,學校教師隊伍人心渙散、凝聚力不強,教學質量一直排在五蓮縣同類學校後四分之一區間。
麵對這一困境,在五蓮縣委、縣政府的組織協調下,2013年8月,五蓮縣潮河鎮初級中學與(yu) 五蓮縣潮河鎮中心小學管轄的魏家、小莊、林泉3所村小合並,成為(wei) 一所九年一貫製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校,同時更名為(wei) 日照市北經濟開發區蓮海學校。
合並建校,首先解決(jue) 了硬件設施不足的問題。“建校期間,開發商的設計與(yu) 內(nei) 部配備不能完全滿足學校未來發展的需要。學校在教育專(zhuan) 業(ye) 人員的指導下,提出了許多建議,並多次與(yu) 開發商溝通。為(wei) 了得到積極有效回應,當時不得不多方奔走,積極斡旋。”趙立勇說。
除了硬件設施之外,10年來,蓮海學校在師資力量的軟件上也有所提升。“10年裏,學校補充了很多青年教師,為(wei) 了幫助他們(men) 更好適應鄉(xiang) 村學校的教學工作,學校成立了學術委員會(hui) ,由年長教師‘一對一’幫扶指導。”自1986年畢業(ye) 後就來到潮河鎮初級中學工作,現為(wei) 蓮海學校初中部正高級教師、學校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的孫明京說。
“10年來,學校教師的學曆也不斷提升。”據趙立勇介紹,2015年,學校有了第一名研究生教師,現在學校教師中3人有全日製研究生學曆,4名教師是在職研究生在讀。“目前,我校教師學曆全部達標。建校之初,擁有本科以上學曆的教師有86名,如今這一數字已經提高到111名。”
現任蓮海學校二(3)班班主任的張曉梅就是4名在職讀研教師之一。2019年,張曉梅來到蓮海學校,次年9月便開始讀研。在很多人看來,小學教師沒必要在職讀研,但張曉梅卻不這麽(me) 想。“我之所以在職讀研,一是感覺如今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進取心讓我不願做時代的落伍者;二是為(wei) 了提升自身素養(yang) ,擴寬自身視野和知識麵的同時,更好地順應新時代孩子教育的需求。”
師資力量的提升為(wei) 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自2013年成立以來,蓮海學校小學部教學質量始終保持高水平,基本穩居全縣前五;初中部教學質量也處於(yu) 鄉(xiang) 鎮同類學校前列。學校連續10年被五蓮縣委、縣政府表彰為(wei) 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先後榮獲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山東(dong) 省教育係統先進集體(ti) 等榮譽稱號,得到多方肯定。
“2013年,學校有1800名學生,和現在的數量基本一致。在周邊城鎮化進程加快、其他鄉(xiang) 村學校生源流失嚴(yan) 重的背景下,周邊居民讓孩子在蓮海學校入學,是對我們(men) 教學工作的最大肯定,這離不開學校本領過硬的教師隊伍。”趙立勇說。
“作為(wei) 農(nong) 村家庭,一直希望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幸好,我的孩子遇到了現在的蓮海學校,遇到了負責任的老師。孩子經常回家跟我說她的班主任和同學們(men) 在學校裏的故事,很欣慰。”六(3)班學生家長高先生說。
10年間,蓮海學校師資力量的變化,正是山東(dong) 省堅持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的縮影。2015年,山東(dong) 省率先在全國整省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統籌調配教師,打破了困擾多年的教師流動體(ti) 製機製障礙。在“縣管校聘”管理體(ti) 製下,城鎮學校向農(nong) 村學校交流教師近5萬(wan) 人次,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師資均衡配置不斷優(you) 化。
據山東(dong) 省教育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小學教育專(zhuan) 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曆共有36.9萬(wan) 名,占所有教師的79%;初中教育專(zhuan) 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曆共有29萬(wan) 名,占所有教師的92%。2021年,山東(dong) 省幼兒(er) 園、小學、普通中學50歲以下專(zhuan) 任教師占比分別為(wei) 95.6%、81.4%、79.7%,中青年教師正成為(wei) 教師隊伍的骨幹。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義(yi) 務教育以均衡發展為(wei) 戰略任務,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wei) 工作重點,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努力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十年來,義(yi) 務教育專(zhuan) 任教師總數由909萬(wan) 增至1057萬(wan) ,本科以上學曆教師占比由47.6%提高至77.7%。十年“蝶變”的蓮海學校,正是千萬(wan) 所在推進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受益的鄉(xiang) 村學校之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董彩雲代表——持續關注基礎教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一場大雪後,氣溫下降,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教師培訓中心副主任董彩雲,一早就來到位於臨夏市折橋鎮甘費村的臨夏市實驗小學分校調研;臨近中午,她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已記得密密麻麻…… [詳細] -
瀾湄六國青年代表:在不同領域為瀾湄合作注入年輕力量
3月1日,一江情·一家親——瀾湄青年交流對話會在雲南省麗江市舉行。來自中、柬、老、緬、泰、越六國的青年代表分享他們在中國工作、生活的經曆,結合各自領域暢談“青年如何為瀾湄合作貢獻年輕力量”。 [詳細] -
三十三年黃土高原堅守 隻為鄉村孩子多多讀書
洛川縣,地處陝西渭北黃土高原,蘋果之鄉,革命紀念地延安的另一張名片。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