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普若崗日,將再度成為最美冰川“打卡”地

發布時間:2022-08-10 12:02:00來源: 新利平台

  你想一睹除南極、北極以外的世界第三大冰川的風采嗎?你想領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野生動物樂(le) 園和壯美的藏北無人區風光嗎?我國海拔最高縣將把它變成現實。

  藏北高原雙湖縣新一輪高海拔生態搬遷的近萬(wan) 名牧民,最近陸續撤離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生命禁區”,遷往位於(yu) 千裏之外雅魯藏布江北岸低海拔地區的新家園開啟新生活。

  雙湖縣,40多年前因開發藏北無人區遷徙於(yu) 此而設立。如今為(wei) 保護高原生態環境和提高人類的生存質量,人類又逐步撤離無人區,給野生動物留出更加廣闊的棲息空間。

  搬遷後,隨著人類活動及牲畜數量的減少,雙湖縣將逐步回歸到野生動物的懷抱中,當地生態也將逐漸得到恢複,廣袤的草原將成為(wei) 野生動物的樂(le) 園。藏羚羊等野生動物在麵積約30萬(wan) 平方公裏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像風兒(er) 一樣自由自在地奔跑。


這是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壯美景觀(唐召明2001年攝)

  據悉,搬遷完畢後,雙湖縣將進一步加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今後遊客可以自駕車來這裏遊覽,在路上觀風景、看野生動物,還可以一睹世界第三大冰川——普若崗日的雄姿。

  普若崗日冰川是除南極和北極之外,令無數遊客向往的第三大冰川。提起它,我不由得追憶起第一次投入它懷抱的往事。

  在其他省市,一提起去西藏旅遊,人們(men) 往往會(hui) 激動不已。而一談到被譽為(wei) “世界屋脊之屋脊”的藏北,並在藏北之行中碰到外地省份的朋友,心裏就甭提有多高興(xing) 了。

  2009年7月30日午飯後,我利用等待前往普若崗日冰川便車的空兒(er) ,從(cong) 所居住的雙湖特別區(現雙湖縣)普若崗日賓館二樓拍攝雙湖新鎮,見兩(liang) 輛越野汽車駛進一路之隔的雙湖幹部職工活動中心。我趕快收起相機,去找新來的客人。

  在距離不到百米遠的活動中心,我見到了風塵仆仆的幾名遊客。互通姓名,才發現對方是早聞其名、未見其人的海南日報羅慶。我們(men) 兩(liang) 人既是同行,又互聞其名,雙手相握,很是激動。

  這位四十多歲的同行朋友,原在貴州日報當記者,後去海南日報工作。最近幾年開始迷戀上旅行。在西藏,他當時除了沒有到過藏北無人區、墨脫縣和亞(ya) 東(dong) 縣外,已走遍大半個(ge) 西藏。

  晚上,我端著雙湖特別區領導送給我的一盆酸奶和一方盒風幹羊肉來到活動中心,與(yu) 羅慶等人共享美食。

  羅慶告訴我,為(wei) 到普若崗日大冰川遊覽,他半年前就與(yu) 深圳、廣州的幾位朋友在網上聯係,確定行程。他們(men) 乘火車一同到拉薩,租了兩(liang) 輛越野汽車,從(cong) 拉薩踏上“大北線”之旅。

  所謂“大北線”,就是指從(cong) 納木錯(或那曲)經班戈、雙湖(也可以不經過)、尼瑪、改則、革吉到阿裏獅泉河鎮的線路。

  他們(men) 一行四人中,有位臉龐白淨的年輕姑娘。她名叫劉曉,網名“格格”,在深圳羅湖外語學校工作。

  前一年,她和兩(liang) 名年輕夥(huo) 伴到藏北高原旅遊了一次,覺得不過癮,當年便與(yu) 羅慶等人再次來到藏北。我問她“你父母不為(wei) 你旅行擔憂嗎?”“我父母和我一樣喜歡旅行,很支持!”她回答說。

  跨入二十一世紀,雙湖迎來了“旅遊熱”。這些遊客大都來自廣東(dong) 、海南等地,一般都是自駕或是租車來旅遊,其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探險精神令人敬佩,令人感動。

  實際上,藏北無人區“大北線”旅遊熱浪早在二十世紀末就已開始了,不過那時交通不像現在這樣發達,許多旅遊者自己沒有汽車,也很難租到汽車,故很少有人能夠來到這裏。

  一億(yi) 年前地質史上最年輕的造山運動,隆起“世界屋脊”,同時,又在這塊高原上撒下眾(zhong) 多的湖泊。

  茫茫的雪山,夏日消融後雪水便在高原上四處流淌。這些湖泊和蜿蜒的河流雖然賞心悅目,但對於(yu) 交通卻是重重的障礙。

  連日來,陪我采訪、在雙湖特別區工作的尼瑪縣人大副主任昂傑告訴我,因去普若崗日冰川路上的河水上漲,單車涉水過河很容易被困而無人救助,即使區裏派車送我也最好找個(ge) 車伴一同前往,以便互相照應。

  昂傑告訴我,2005年三名來自廣東(dong) 的自駕遊客去看普若崗日冰川,因汽車發動機被河水淹滅熄火,那裏又無手機信號,因此被困三四天,沒吃、沒喝,瀕臨(lin) 生死境地,幸虧(kui) 有過路車幫助,捎信到區裏。區領導聞訊後派人在鎮裏找了輛大卡車去解救,把他們(men) 進水的越野汽車運回鎮裏來修理。


這是一輛自駕遊車輛正在駛向普若崗日冰川(唐召明2009年攝)

  在遇到羅慶的第二天一早,因恰巧區裏給我派的汽車有事,我未能實現與(yu) 羅慶等人同去冰川的願望。

  晚上羅慶等人從(cong) 冰川回來對我說:“去冰川有條大河擋道,很難過去。同行去的四輛汽車就我們(men) 的車冒險衝(chong) 過了河。”他還告訴我,幸虧(kui) 他們(men) 的司機巴桑開車勇猛,愣是冒險衝(chong) 過了河對岸45度角的陡坡,終於(yu) 如願以償(chang) 地觸摸了普若崗日冰川。

  8月1日一早,羅慶一行將離開雙湖,前往尼瑪縣。而我還在等汽車,在為(wei) 如何去冰川發愁時,又有四輛越野汽車駛進了雙湖幹部職工活動中心。

  經與(yu) 這支車門噴印著“迷醉藏西北穿越之旅”的自駕遊車隊領隊“大山”商量,他同意我明早搭乘“漁公”和“一牧”的越野汽車一同前往冰川。

  這些從(cong) 重慶、深圳、廣州、東(dong) 莞四地通過網上聯係搭伴而行的越野e族成員,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來西藏,滿心都想著一睹大冰川的風姿,哪怕是一條畏途,甚至付出生命代價(jia) 也在所不惜。

  這支十二人、四輛車的隊伍7月20日在四川都江堰會(hui) 合。21日,四輛車踏上川藏北線奔赴西藏開始了“大北線”之行。其隊伍裏有教師、大學生和商人等。

  當天下午,領隊“大山”去雙湖特別區林業(ye) 公安處辦了去普若崗日冰川的通行證,並請好了向導。

  第二天,在向導的帶領下,我們(men) 驅車前往90多公裏外的普若崗日冰川。然而不停地陷車,幾輛車相互施救,又推又挖,真是累死人。


這是棲息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岩羊(唐召明2017年攝)

  但苦中也常伴隨著歡樂(le) 。當汽車駛入世界上第二大陸地自然保護區,麵積僅(jin) 次於(yu) 靠近北極的格陵蘭(lan) 國家公園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時,成群奔跑的藏野驢、藏羚羊和野犛牛等不時出現在眼前,又讓大家驚喜連連,頓覺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們(men) 驅車過了一道河後,冰川近在咫尺,但冰川融水形成的第二道河水流十分湍急,擋住了我們(men) 。眼前的冰河由於(yu) 雨季不停地漲水,急流已多次阻斷了部分自駕遊車隊的前行道路。

  為(wei) 安全起見,廣州中學的“大可”身穿水褲下河探路,“漁公”駕駛的越野汽車載著我和“一牧”探水路,先沿河邊上溯到一個(ge) 寬闊的地方,登上河中一灘,再涉第二道水過河。因為(wei) 在這樣的地方,一旦汽車被悶熄火,發動機進水,那隻有到區裏去找大貨車來幫忙運走。見前麵三輛汽車涉險過河,“老愚”駕駛的車因比其它三輛車底盤稍低,理智地放棄了,一家三口人遺憾地駕車而返。

  過河後我們(men) 停車,徒步在向導的帶領下走向冰川。這就是被確認為(wei) 除南極、北極以外的世界第三大冰川啊!

  走近普若崗日冰川,各種不同形狀的冰塔、圓圓的冰蘑菇和連綿的冰牆不斷躍入眼簾,景觀非常奇特,就連一直將臉捂得嚴(yan) 嚴(yan) 實實、不肯露出“真容”的深圳女大學生小米,也興(xing) 奮地取下圍巾驚呼,“這裏太美了!”


這是遊客在壯美的普若崗日冰川前遊覽(唐召明2009年攝)

  據了解,冰川學界根據冰川的規模,將其分為(wei) 冰蓋、冰原、山穀冰川等類型,最大的如覆蓋南北極大陸的成百上千萬(wan) 平方公裏的冰川被稱作冰蓋。規模僅(jin) 次於(yu) 冰蓋,成百上千平方公裏大小的冰川被稱作冰原。那麽(me) ,普若崗日冰川準確地應稱為(wei) “普若崗日冰原”。


這是普若崗日冰川的一堵巨大冰牆(唐召明2009年攝)

  我們(men) 登上被稱作“冰舌”的冰川末端。這裏的冰舌高近百米,分幾個(ge) 坡麵。最底層坡度最大,超過45度。其冰峰晶瑩剔透,冰洞空曠如宮,令人仿佛置身於(yu) 寶石山或者水晶宮。尤其是那一個(ge) 個(ge) 冰塔、一個(ge) 個(ge) 冰柱、一個(ge) 個(ge) 冰蘑菇……構成了一個(ge) 神奇的童話世界。

  在一麵幾十米高的冰牆下,我伸手去摸,感覺冰涼冰涼的、硬硬的,這就是冰川,是冰而不是雪。


這是普若崗日冰川融化後所形成的一條河流(唐召明2009年攝)

  冰舌上,有個(ge) 直徑四五米的洞口,一條帶冰的河水從(cong) 這洞口像脫韁的野馬擁擠著、咆哮著飛瀑到下麵巨大的冰宮裏,發出隆隆聲響,好似有黃河壺口瀑布之勢。

  在冰河拐角有個(ge) 隆起的沙土包。“一牧”和“漁公”站在那裏讓我給他倆(lia) 拍照,“一牧”一手搭著“漁公”的肩膀,“漁公”一手扶著冰牆,結果“漁公”腳下一滑,身體(ti) 前撲,把“一牧”也給帶倒了。兩(liang) 人抱著撲倒在下麵就是河水的斜坡上。幸好“漁公”右手肘撐在隆起處,沒有往下滑,我在按動相機快門時,親(qin) 眼看到兩(liang) 人滑下坡,可把我嚇壞了!慌忙丟(diu) 下相機去拉他倆(lia) ,等他倆(lia) 上了坡,再往下一看,我們(men) 都倒吸一口冷氣,要是繼續滑到冰河裏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後來“一牧”在他“迷醉藏西北穿越之旅”的博客裏寫(xie) 道,“……唐記者趕緊過來拉我們(men) ,我是直到身體(ti) 重心擔在隆起上,才舒了口氣。回頭一看,倒吸一口冷氣,要是滑下去,我倆(lia) 非死不可!”

  穿行在冰原中間,冷風、寒氣逼人,像是被關(guan) 進了大冰箱。但長期堅持冬泳、來自深圳的“蘿卜”,卻出人意料地脫去上衣,裸著上身讓大家給他的健美造型拍照,引得大家前仰後合,寒意頓無。

  我們(men) 所觸摸的普若崗日冰川麵積為(wei) 422平方公裏,冰原表麵平坦,呈西北東(dong) 南方向條形分布。冰原向四周山穀放射,溢出50多條長短不等的冰舌,最低處海拔5350米,最高海拔6800多米。

  普若崗日冰川1999年被中美科學家首次發現後,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國內(nei) 外遊客紛至遝來。可是,這裏地處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同時,由於(yu) 這裏海拔高、氣溫低等特殊因素,導致植物生長緩慢,生態環境脆弱,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複。


這是自駕遊遊客在冰川前合影留念(唐召明2009年攝)

  隨著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雙湖縣從(cong) 2018年起,暫停了普若崗日冰川的旅遊項目。今年8月,雙湖縣新一輪的近萬(wan) 名牧民陸續南遷至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安置點後,所“騰退”之地將回歸野生動物。屆時,加強了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雙湖草原將重新對遊客開放,遊客可以自駕來普若崗日冰川遊覽盛景,它必將再度成為(wei) 最美冰川“打卡”地。(新利平台 文、圖/唐召明)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