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新時代 建設新青海】可可西裏的生命捍衛者
趙新錄和救助的小藏羚羊。
11月24日,當趙新錄站在人民大會(hui) 堂的領獎台前,這個(ge) 曾經在海拔5000米無人區抓捕過盜獵者的勇士,居然有一絲(si) 的緊張與(yu) 慌亂(luan) 。
作為(wei) 獲得此次全國“最美職工”榮譽十人之一和全國先進工作者,也是青海省首次獲得全國“最美職工”榮譽的人,胸口沉甸甸的勳章,讓身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管委會(hui) 可可西裏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的趙新錄更具使命感與(yu) 責任感,也讓他覺得這份榮譽不僅(jin) 屬於(yu) 他,也屬於(yu) 堅守在可可西裏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的所有隊員。
從(cong) 天寒地凍、風雪彌漫的荒漠,到步步泥淖、處處河流的濕地,從(cong) 保護生態環境、拯救瀕危動物的前沿,到卓乃湖畔藏羚羊保護現場的堅守足跡,趙新錄23年的青春與(yu) 成長都留在了這片茫茫無人區裏,這個(ge) 靦腆、不善表達的一線職工,用他吃苦耐勞、不懼危險的精神把大愛留在可可西裏,始終不渝充當著這裏生命的捍衛者。
無人區裏的鏗鏘衛士
有“生命禁區”之稱的可可西裏,是青藏高原腹地一片4.5萬(wan) 平方公裏的野生動植物寶庫,是世界上除南北極之外最大的一片無人區,高峻、寒冷、荒涼、遼闊以及人跡罕至是可可西裏的基本特征。
有人認識這裏,是因為(wei) 珍稀動物藏羚羊;有人熟知這裏,是因為(wei) “改革先鋒”傑桑·索南達傑;有人向往這裏,是因為(wei) 一首網紅浪漫派詩歌《陪我到可可西裏去看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貪婪的淘金者進入可可西裏,“軟黃金”藏羚羊絨聲名大噪,暴利之下,高原大地滿目瘡痍,藏羚羊數量從(cong) 20多萬(wan) 隻一度銳減至不足2萬(wan) 隻。
1996年12月,從(cong) 部隊退伍後的趙新錄主動申請加入到了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巡山隊員的行列,開始了他保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職業(ye) 生涯。
“去之前總是聽人們(men) 說起索南達傑的故事,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那時候一心想要成為(wei) 和他一樣的人。”趙新錄回憶起當時,依舊無悔於(yu) 當初的決(jue) 定。
然而,當他來到可可西裏,發現除了盜獵分子的威脅,嚴(yan) 寒和高海拔也是這份工作的危險性之一。第一次巡山,趙新錄就經曆了嚴(yan) 重缺氧、不停流鼻血的危險情況:“周圍都是茫茫的戈壁,我每走一步都要大口喘氣,之後不停流鼻血,因為(wei) 沒有合適的藥,我們(men) 隻能放緩前進的步伐,等身體(ti) 情況有所好轉繼續前行。”雖然第一次巡山時間不長,但是對於(yu) 趙新錄來說卻是一條漫長且艱難的路。
多少年來,盡管條件艱苦惡劣,但他依然選擇紮根在這裏。
2003年10月的一天,已經出去巡山兩(liang) 天的趙新錄和其他隊員在可可西裏青海區域深處發現了盜獵藏羚羊的團夥(huo) ,經過抓捕後審問得知,不遠處還有一群團夥(huo) 已經獵殺了不少藏羚羊,在留下看守人員後,趙新錄和其他三名隊員第一時間趕往盜獵分子所在地。
“發現他們(men) 時,地上晾曬著幾十張羊皮子,有人在車裏聽歌,有人在處理藏羚羊肉,我到現在還清晰地記得當時看見那些畫麵的憤怒和心痛,沒想過盜獵分子手中的獵槍,就隻想抓住他們(men) 。”
麵對巡山隊的突襲,盜獵分子四散奔逃,趙新錄緊盯一個(ge) 目標,在5000米海拔的戈壁灘上上演了一場生死追逐:“抓到最後一個(ge) 人時,不論是盜獵分子還是我,都因為(wei) 缺氧而逐漸失去力氣,我的呼吸都帶著血腥味。”再一次回想,趙新錄心有餘(yu) 悸,卻未曾感到後悔。
23年裏,他和戰友們(men) 克服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抗高寒缺氧、鬥“盜采盜獵”分子,憑著對黨(dang) 和人民的一腔忠誠、憑著對保護可可西裏生態環境的一腔熱血,堅守“護好無人區、辦好一個(ge) 案,保護生態環境和拯救野生動物”的理念,組織破獲“7·14”特大盜獵藏羚羊案件,收繳716張藏羚羊皮;組織破獲“11·20”、“12·13”等多起特大盜獵案件和非法運輸、買(mai) 賣藏羚羊皮等野生動物產(chan) 品案件;參與(yu) 破獲“5·9”、“4·17”等盜獵、非法捕捉、倒賣和運輸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產(chan) 品的案件107起……守護好可可西裏這片“人間淨土”,成為(wei) 趙新錄和他的隊員們(men) 一生的夙願。
在海拔近5000米的基層一線一幹就是23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肩負著保護藏羚羊、保護“中華水塔”的神聖使命,現在的可可西裏,已經有10年沒有聽到過盜獵者的槍聲了。
一片丹心為(wei) 環保
黝黑的臉龐、粗糙的雙手,這位飽經風霜的漢子臉上是年過不惑的堅毅和無畏。
在可可西裏的這些年,讓趙新錄最掛念的就是這裏的“精靈”們(men) 。
“卓乃湖附近什麽(me) 情況?”“小羊羔都安全嗎?”“雨這麽(me) 大會(hui) 不會(hui) 有落單的羊羔”……每年一到藏羚羊產(chan) 羔季,趙新錄都會(hui) 憂心忡忡,因為(wei) 夏季可可西裏多為(wei) 沼澤濕地,巡山隊員進山的危險和難度非常高,但始終放心不下的趙新錄會(hui) 一次又一次嚐試進山,確定好藏羚羊的安全情況才放心。
“夏季車陷進泥潭是家常便飯,我們(men) 的鞋和衣服從(cong) 來沒有幹淨過。”
在一次巡山任務中,寒冷的雨夾雪天氣讓卓乃湖附近的路變得泥濘難走,趙新錄和巡護隊員在惡劣的天氣中將陷進泥裏的汽車推了出來,又冷又餓地加緊往駐地走。在經過一個(ge) 土灘時,發現一隻奄奄一息的小藏羚羊,趙新錄二話不說跳下車,將自己的外衣脫下來裹緊小羊,帶回去進行救治。
“月份小一點的藏羚羊不會(hui) 用奶嘴,我們(men) 巡護隊員就會(hui) 自己用嘴喂食。”從(cong) 治療、喂奶、幫助恢複到放生,被趙新錄所救助的藏羚羊數不勝數,“奶爸”的工作也越做越順手。
23年的時間裏,趙新錄在可可西裏這片土地上行走了80餘(yu) 萬(wan) 公裏,巡山500多次,用自己的眼睛和雙腳真正感受著這裏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動物越來越多,即便被棕熊破壞了好不容易搭好的帳篷,他都會(hui) 高興(xing) 地告訴同事:“你看這兩(liang) 年咱們(men) 遇上的動物是不是變多了,說明這裏的環境真的越來越好了。”
“不求轟轟烈烈,但求無愧於(yu) 心”,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他滿懷著對事業(ye) 的熱愛,本著一貫的認真做事、踏實做人的原則,在奮鬥和進取中為(wei) 可可西裏生態環保事業(ye) 奉獻著一切,在艱難和困境中展現了一名“森林警察”的風采。
讓勞模精神駐留在這裏
一年中的8個(ge) 月趙新錄都在可可西裏巡山或駐站,每次巡山短則一星期,長則半個(ge) 月,喝雪水、吃幹糧、住帳房,止疼藥和感冒藥更是工作時的必備,這種越是艱苦越向前,困難留給自己,方便讓給別人,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安全的務實作風,就是對入黨(dang) 誓詞的最好詮釋,對勞模精神的最好傳(chuan) 承和弘揚。
也是因為(wei) 長年堅守在無人區,錘煉了趙新錄堅韌不拔的個(ge) 性,以及他敬畏自然、珍愛動物、憎恨罪犯、不怕艱難險阻和流血犧牲的英雄氣概,他的臉上寫(xie) 滿了——自信、幸福、坦然、執著。
但多年的工作付出,讓他常常放棄休息日,家中的一切全交給了妻子,談起家庭,他滿懷愧疚:“兒(er) 子出生的時候我還在可可西裏巡山呢,因為(wei) 回家少,我們(men) 爺倆(lia) 說話的機會(hui) 也少,家裏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媳婦在打理,但他們(men) 對我的工作非常理解,也很支持,正因此,我更應該對工作認真負責。”
趙新錄對生態環保事業(ye) 的赤誠熱愛,是基於(yu) 對生態保護工作的熱愛,也是對自己責任的深切理解,他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可可西裏,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可可西裏。
“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隻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對於(yu) 可可西裏來講,勞模精神就是奉獻精神和堅守精神,而這種精神就是支撐趙新錄在這片無人淨土揮灑熱血的根本。
“作為(wei) 可可西裏一名幹警,每天都要麵臨(lin) 惡劣環境和死亡的危險,雖然我講不出什麽(me) 大道理,可是從(cong) 我加入到這個(ge) 隊伍第一天起,就已從(cong) 心底認定,為(wei) 保護可可西裏生態不被破壞,保護藏羚羊等高原野生動物不被獵殺,就是我甘願出生入死的責任,這也是我為(wei) 黨(dang) 守綠、為(wei) 國護綠、為(wei) 民植綠的‘堅守’信念及莊嚴(yan) 承諾。”
23年來,趙新錄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誓言,堅守崗位、盡心竭力、親(qin) 力親(qin) 為(wei) ,以“來不得半點閃失”的責任感為(wei) 黨(dang) 守綠、為(wei) 國護綠、為(wei) 民植綠,用一腔熱血履行著新時代下建設美麗(li) 中國的莊嚴(yan) 承諾。
如今,更多的年輕人踏著索南達傑這些環保先驅的足跡而來,加入到可可西裏光榮的巡山隊伍當中。在英雄的感召下,在使命的召喚下,不怕冰天雪地、不怕風餐露宿、不怕流血犧牲,常年默默堅守在無人區。
“我們(men) 愛可可西裏愛得那樣深沉,我想我們(men) 的精神會(hui) 給全人類保護生態,守望家園注入新的意義(yi) 。”采訪最後,趙新錄深感欣慰地說,現如今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和修複成效日益顯現,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生態功能不斷強化,水資源涵養(yang) 能力提升,草地覆蓋度提高,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藏羚羊已由不足2萬(wan) 隻恢複到7萬(wan) 多隻,近10年可可西裏再也沒有聽到盜獵者的槍聲,藏羚羊等高原珍稀野生動物也有了一片寧靜的生存淨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生命禁區”可可西裏:多方頒“謝客令”禁止非法穿越
上述事件發生後,多方呼籲,敬畏自然,勿隨意進入可可西裏挑戰“生命禁區”的惡劣氣候。同時,上百人次搜救失聯者是否浪費公共資源的話題,也引發民眾討論。[詳細] -
“失聯事件”難禁絕 管理者呼籲:可可西裏非生命天堂
可可西裏管理處相關部門負責人嘎瑪才旦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態度堅決,隨意進入可可西裏是絕對不允許的。[詳細] -
記者手記:夜宿可可西裏卓乃湖
在可可西裏工作了20多年,心肺功能受損,經常失眠,但秋培紮西每晚還是強迫自己早點睡覺。“巡山是我們的責任,保護可可西裏要保持清醒,馬虎不得。” 他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