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烏鎮戲劇節:大幕拉開已十年

發布時間:2023-12-06 09:5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溫天一(媒體(ti) 人)

  烏(wu) 鎮戲劇節已經走到了第十個(ge) 年頭,如果按照一出大戲劃分的話,它已經上演到了第十幕,已從(cong) 一開始人們(men) 正襟危坐地在台下觀看,慢慢轉變為(wei) 一場浸入式、可以全方位參與(yu) 互動的全景式演出,戲劇節上無處不在的青春力量尤為(wei) 讓人關(guan) 注。

  舉(ju) 行“青年競演”的蚌灣劇場永遠人頭攢動,多少搶不到票的年輕戲劇迷們(men) 就地盤腿而坐,通過劇場外麵的大屏幕關(guan) 注著賽況,目光虔誠而專(zhuan) 注,似乎中國戲劇的未來正在那一方古老的劇場中點燃著希望的火焰;“古鎮嘉年華”依舊是狂歡巡遊的亮點,而踩著高蹺、臉上塗滿油彩的演員和舉(ju) 著手機直播拍照的漢服遊客們(men) ,讓人很難分清楚究竟哪個(ge) 是戲中人。很多青年人因為(wei) 戲劇相聚在這裏,金秋的烏(wu) 鎮處處洋溢著青春的色彩。

  根據莎士比亞(ya) 經典作品改編的《羅密歐與(yu) 朱麗(li) 葉》,在烏(wu) 鎮主景區外的北柵每日分兩(liang) 場次上演,觀眾(zhong) 不用買(mai) 票,在網上提前預約即可參與(yu) 。這部《羅密歐與(yu) 朱麗(li) 葉》選擇了浸入式環境戲劇的呈現方式。烏(wu) 鎮為(wei) 此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比如坐落在烏(wu) 鎮北柵的一座橫跨小廣場兩(liang) 端的天橋,被現場的花飾和燈光所點亮,年輕的羅密歐被胸口奔湧的愛意所驅使,直接衝(chong) 上橋去表白心愛的姑娘,那一場“為(wei) 誰風露立中宵”的少年清愁,此刻正在烏(wu) 鎮的“鵲橋”上無比應景地上演。

  而下一幕的場地則輾轉至北柵糧倉(cang) 。那本是早年的烏(wu) 鎮糧食管理所,在前幾年被重新改建成了能夠存儲(chu) 、展示藝術品並舉(ju) 辦各種展覽的綜合性現代展示空間。在一間糧倉(cang) 裏,由一所美術學院學生主導的裝置藝術展覽正在展出,有各式石膏雕塑被錯落擺放在了充滿粗獷工業(ye) 風格的鐵質高舉(ju) 架與(yu) 木質架子上,而羅密歐與(yu) 神父之間的對手戲就在這裏上演著。

  鐵架、木箱與(yu) 石膏,都被當成了可以借助的場地設施和道具,配合音響和燈光效果,相當具有“浸入式”的戲劇效果,而“浸入式”的特征當然並不僅(jin) 僅(jin) 存在於(yu) 對周圍環境的體(ti) 驗上,更體(ti) 現在演員的選擇和表演上。創作者特意選擇並培訓了幾名不滿二十歲的年輕非專(zhuan) 業(ye) 演員來演繹青澀決(jue) 絕的愛情神話,他們(men) 幾乎都是在校學生。

  這部具有普及與(yu) 推廣意義(yi) 的小型實驗型戲劇還充分調動並運用諸多電影元素,比如將電影史上三版《羅密歐與(yu) 朱麗(li) 葉》的配樂(le) 都融入現場版中。而最後一幕中,舞台上的年輕歌者站在大屏幕前,高歌一曲“什麽(me) 是愛”,伴隨著歌聲,大屏幕上放出烏(wu) 鎮戲劇節評選出的“2023新市井好角兒(er) ”所涉及的一幕幕經典電影和戲劇劇照,從(cong) 《亂(luan) 世佳人》到新版越劇《梁祝》,從(cong) 《大話西遊》到昆曲《牡丹亭》,如彩蝶般翩翩飛舞滑過,那場麵就像是電影人給戲劇舞台寫(xie) 下了一封封情意綿綿的書(shu) 信。在場不論是看足全程的觀眾(zhong) ,還是臨(lin) 時走過、匆匆一瞥的遊客,腦海中都充滿了五彩斑斕的“浸入式”感悟。

  每一年的烏(wu) 鎮戲劇節,“青年競演”板塊都會(hui) 吸引大量分屬不同行業(ye) 領域、懷揣赤誠戲劇夢想的青年人,他們(men) 參賽作品的題材範圍在不斷擴展,他們(men) 關(guan) 注社會(hui) 現實,關(guan) 注青年人成長,也關(guan) 注父輩們(men)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從(cong) 這些作品中,我們(men) 可以看到,年輕人的視野越來越開闊,他們(men) 敢於(yu) 通過戲劇去表達自己、謳歌時代。

  除了每年一度的“青年競演”之外,近幾年的烏(wu) 鎮,也在致力於(yu) 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青年傳(chuan) 承人們(men) 提供別致又美妙的展示平台。戲劇節的相關(guan) 工作人員提前通過實地考察、網絡平台以及院團推送等多個(ge) 渠道,遴選出來自昆曲、京劇、川劇、粵劇、呂劇、黃梅戲等多個(ge) 傳(chuan) 統戲曲劇種的年輕“角兒(er) ”們(men) 。他們(men) 在烏(wu) 鎮西柵景區那些一步一景的旖旎回廊和古建中,用一折折戲曲經典片段向過往的人們(men) 展示中國傳(chuan) 統戲曲的精致古雅,桂香氤氳,水波蕩漾,粉墨濃妝。伶人們(men) 的出現如同一場幻覺,與(yu) 烏(wu) 鎮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一起,構建起一場回味悠長的“如夢之夢”。而在新開辟出的東(dong) 柵市集上,關(guan) 於(yu) 非遺的現場表演與(yu) 教學,也在種種有趣的快閃和遊戲中熱火朝天地進行,古典世界與(yu) 當下流行碰撞出別樣的火花。

  第十年的烏(wu) 鎮戲劇節在大量演出和現場交流之外,還額外拓展了諸多青年人喜歡的新穎空間,比如當代藝術展覽、夜遊神音樂(le) 會(hui) ,桃廠電影放映、美食市集等,無論買(mai) 不買(mai) 景區門票,能不能走進劇場,幾乎每一個(ge) 遊客或觀眾(zhong) ,都能在這裏找到屬於(yu) 自己的獨特體(ti) 驗方式。

  曾在烏(wu) 鎮上演的話劇《狂飆》中,青年田漢有一句著名台詞:戲是妄語,我卻認真。戲劇和舞台是那樣深深地吸引、成就著熱愛戲劇的人,因為(wei) 戲劇,他們(men) 永遠年輕。在烏(wu) 鎮的舞台上,他們(men) 通過戲劇表達著自己,實現著理想,思辨著人生,叩問著宇宙洪荒,展現著來自戲劇人的青春力量。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06日 16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